道,是不是捡起一条鞭法,再来个士绅一体纳粮。很明显马上被批驳,这税都收到本官的头上,这也太无法无天了。
这时又有人说,这藩王的土地可不少,是不是先让藩王来个一体纳粮。
百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藩王跑到京师来讨要俸禄,不仅不给还让藩王缴税,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对百官来说也无所谓,反正落不到自己的头上。但是皇帝肯定不会答应,这是准备在朱家人头上拉屎,不现实。
于是这创收计划就搁浅了下来,百官大眼瞪小眼,这才过几天好日子,就又要朝不保夕啦。
第256章在藩王身上刮点油水
今日李适只是先把士绅一体纳粮的幌子拿出来试探一下,果然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
李适不由怀念还是以前好啊,就是到处偷摸拐骗,肆意妄为,然后再去打一下一个冲锋就胜利的仗,甚是怀念啊。
不像现在正式接手朝廷这个烂摊子,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全,不能像以前那样直接莽一把就是。
这士绅一体纳粮肯定是要推行的,但是现在还不是时机,军队都不在自己身边,完全没有安全感。
等到把建奴打跑,京营士兵回归,再来和百官好好讲道理。
不过士绅一体纳粮现在还不能施行,那在藩王身上刮点油水出来总行吧,这些人完全就是当猪在养,不带一点正面的作用。
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了弥补藩王在政治上的亏欠,所以便允许藩王在经济上优厚待遇。
不仅每年都有优渥的俸禄待遇,还允许藩王疯狂兼并土地。
到目前为止,大明共计还有亲王三十四位,郡王则有多达九百位之多。
据明史记载,亲王禄米一万石,郡王两千石,真实的数据肯定比这个要多,有些关系较近的亲王,赏赐肯定更多。
这两种王加起来每年的俸禄支出就高达二百一十四万石,更不要说还有数不尽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不过到了万历时代,就因为财政压力开始拖欠宗室藩王们的俸禄,到现在估计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想在藩王身上动刀子,这必须要崇祯皇帝的同意,看来要好生说服说服崇祯。
目前看来唯一能做的还是要稳住纸币的价值,于是李适说道,
“这个增加朝廷的收入,诸位朝臣可以慢慢想,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稳住纸币的价值。”
“本官听闻纸币曾经在黑市上的价值直接跌倒五成,即使是现在也跌了两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