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煤。”
晚上又是一人一碗没有几颗米粒的稀粥,不过每人手里还有半块买来的炊饼,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吃着,对未来有着无限的向往。
这北京的西山煤炭资源丰富,自古有之,历朝历代都有开采,不过规模都很小。
为什么古人没有大规模开采煤炭作为燃料呢,这是因为古代开采技术落后,然后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还有中毒死亡的可能。
而古代木材资源丰富,随处都是可以砍伐的木材,木材作为燃料肯定要比煤炭方便好用。
富贵人家使用的木炭都是用上好的木材烧制的,不仅没有烟雾,还能往里面添加香料,可谓奢靡至极。
最近京师生产力大幅度增加,需要的原材料就多了起来,原本的木材已经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于是李适就把目光盯上了煤炭上面,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定对蜂窝煤记忆犹新,这种煤不仅轻巧方便价格便宜关键燃烧持久,可谓是燃料中的大杀器。
蜂窝煤由原煤、木屑、石灰、粘土、木炭粉等混合而成,原料易得,制作简单。而且由于中空,只要不是封闭空间基本不存在中毒的可能。
当然有了蜂窝煤还需要有特定的炉子,那蜂窝煤的炉子更简单不是。
一经推出,再加上五城兵马司挨家挨户的上门推荐,立马受到京师百姓的好评。这东西和木材比起来,不仅便宜关键还耐久。
一个家庭保持十二个时辰不断火的情况也就需要几块蜂窝煤,也不过几文钱,实在方便又实用。
于是户部在西山的山脚下开了一个蜂窝煤厂,叫大明煤炭局,主要制作蜂窝煤,也加工一些其他煤炭。
而户部也没有专门组织工人挖煤,只是拿出真金白银收煤,让百姓也能靠挖煤获利。
为了保障挖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专门派兵维持秩序。这煤可是一个大生意,以免有人霸占煤矿或者为了煤炭而大打出手。
当然现在百姓能挖的就是表面上的煤炭,等把表面上挖完了,那就需要大明煤炭局用专业的挖煤工人。
第二日天没有亮,宋刘氏就带着宋妮儿往西山而去。昨日挖煤传的沸沸扬扬,今日果然去挖煤的人很多。
天大亮的时候整个西山至少有数万人在挖煤,把整个西山挖得到处坑坑洼洼的。
宋刘氏就带着宋妮儿今天装满了三次箩筐,挣了一百四十七文。衣服脸上手上全是黑乎乎的,也累得快走不动路了,但是脸上还是洋溢着满意的神色。
其实他们要的也不多,只是简单的能吃上饭,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