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自己的东家果然不同凡响,窥一斑而知全豹。
“是啊,朱仙镇会战结束后,朝堂上的李适大人快速崛起。当时他不过是崇祯十三的榜眼,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
“李大人能力超群,皇上也是慧眼识珠,当时便将李适大人提拔为兵部右侍郎。”
“李大人不仅解决了朝廷的财政问题,还整肃了京营,并在上月督师大败建奴两次,甚至一举攻占建奴的军营,获得建奴的全部粮草,从此建奴落荒而逃。”
“如今李适大人已经是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还是朝廷的辅政大臣。全部朝政李适大人亲自操持,内阁首辅也只能俯首听命。”
众将领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我大明居然有如此牛逼的人物存在。
半年时间从一个翰林成为朝廷上最有权力的臣子?
虽然也听过李大人的威名,但是负面的居多,什么无耻奸诈小人啊,大奸臣等等。
这平时大家伙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哪里有空去关心朝廷上的这些大人物,只想关心粮饷到位没有。
只有孙传庭知道一些,但是不多。这个李大人很邪乎,但又很厉害,把京师里面的达官显贵们玩得欲仙欲死。
自己当初还和李大人简单通过信,只是正常的问候,李大人对自己的印象好像还挺好。
没有想到李大人居然还有如此传奇的经历,这比当年不可一世的督师辅臣杨嗣昌强到哪里去了。
“元昌(邓天伦的字)这次能脱险,还得以继续得到朝廷重用,是李大人帮了本官是吧。”
第262章李大人肯定是个好官
邓天伦微微一笑,
“东家所言甚是,朝堂上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大人要求将你押回京师定罪,百官多有赞同。”
“是李大人力排众议,强行将你保了下来。”
听到郑三俊要将孙大人押回京师定罪,众将领顿时咬牙切齿,这个郑三俊肯定是个大大的奸臣。
又听到李大人力排众议将孙大人保了下来,众将领不由感叹这朝廷还是长了眼睛,这李大人肯定是个好官,以前听到的那些肯定是谣言。
孙传庭一阵苦笑,
“这李大人数次帮助本官,这恩情本官是一辈子都难以还清。”
邓天伦还不好当众和孙传庭说我已经代表你,将你卖给李大人了,你以后就算李大人的小弟了。
“学生离京的时候,李大人还说,让我们快速整饬军务,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极备战。”
“后续粮饷只要有需要,李大人会第一时间拨给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