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加师地论,走上了一条与其他宗派不同的道路;
其中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修行难度明显高于前者,唯有大智大慧之人方能理解透彻。以赵青之见,应该也是最接近佛道本质的一派,至少,她修习的就是纯粹的心识之法。
在玄奘在世的时候,靠着他的威名和影响力,唯识宗成为中土佛教各大宗派之中最为耀眼和显赫的一支,令法性宗诸派暗然失色,但在他圆寂之后,只过了几代便衰落近乎于灭亡,便是由于修行难度过高之故。
玄奘虽然是法相唯识宗的开派祖师,但在他之前,中土唯识学早已有所发展,如北方的“地论学”与南方的“摄论学”,但颇有些矛盾混乱之处,不成体系。
像净念禅院这种类似于唯识学与禅学合一的流派,其实已算是当世对此的大成者,确认并研究了唯识学所依据的六部大乘经典《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愣加经》、《厚严经》,专注于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对昔年天僧传承下来的《净念禅书》有所改进增益。
佛教的不同流派之间,自然也是有矛盾冲突的,虽不太明显,但确实存在。就连同门之间,禅宗六祖慧能也被他师兄神秀的手下追杀多年,更何况于不同宗派?
四大圣僧所在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目前就算是一个比较亲和的联盟,对“地论派”、“摄论派”隐约有所排斥。
玄奘于幼时在洛阳城讲高僧讲法,就早早地确立了自己对佛学的研究方向,关注到了“地论学派”的《十地经论》与“摄论学派”《摄大乘论》,对什么四大圣僧认同度并不高。
而向净土寺方丈慧景法师、长捷长老报备过、加入赵青门下学习之后,他得到了钻研许多与他日后开创流派隐有相通之处的佛典、禅功的机会,且中途有着赵青的指点,于佛家修为上更是一日千里,颇有究通诸部经典、将其融会贯通之势。
虽然修练天赋并没有赵青那般超绝当世,估摸着也就师妃暄、婠婠之辈的层次,且被洛阳净土寺的二流功法耽误了不少,但对于佛家理论的理解、推衍、总结,玄奘的天赋却尚在赵青之上。
以他任督二脉不曾互通的后天修为,却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新奇见解,让修为远超玄奘数个层次的赵青都颇为受益。而在辩论上,更是能与了空并驾齐驱,完全压制禅院内的四大护法金刚一流。
禅院除了空、四大金刚之外,禅法武功最高深者,是一个法号“度戒”的和尚,应该就是正常情况下禅院下一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