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扩张潜力的独立空间,其结构类似于克尔黑洞,跟斯蒂芬·霍金提出的婴儿宇宙理论相近。
关于早期宇宙的暴胀过程与各大基本力的分化,以当前人类的科学显然了解得不多,但若是在赵青本体正式突破至“六气境”,开辟扩张自身世界,并引导其一步步演化增加法力修为的时候,专门派人进行配合性的研究,或许便能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进展,在令高能物理学飞速发展的同时,亦可让赵青对这一境界与后续晋升有着更深入的体悟,并有望在未来建立起统一物理定律的万有理论(to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不过,想要完成这一无比宏大的设想,就必须先搭建好足以承载它的牢固地基,通过初步描述后天的天地元气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将玄之又玄的修行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的框架之中。
而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元气-暗物质的理论模型中,无疑需要极其复杂的体系,才能解释元气丰富的相互作用机制,暗希格斯玻色子与暗光子这两种假想中存在的暗物质粒子,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前者为专门给暗物质赋予质量的希格斯粒子,跟标准模型中的普通希格斯粒子高度相关,后者为在暗物质之间传递“暗电磁力”的矢量规范玻色粒子粒子,性质类似于光子,但却有着非零的静质量。
它们和相应的超对称粒子,或许正是千百万种天地元气中的一员,且不同波长的暗光子在整个元气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其中主要的能量传递中介,但绝非元气或暗物质种类的全部。
在标准希格斯玻色子尚未被发现的2004年,赵青靠着她相较于现代粒子探测设备性能中最强的磁场制造能力,以及早就在前世的新闻中听说过了它125gev的质量,对相关的验证充满了信心。
而在她看来,另一大类作为理论上可以跟光子、胶子等重要粒子相互作用的,有着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种类和质量的轴子与类轴子(axion),大概率才是元气的主体与“真身”。
这些最轻可能只有10^-22ev左右(电子的质量是0.5x10^6ev,极轻轴子跟一个人质量上的差距,甚至比一个人跟可观测宇宙的质量差距还要大得多)的赝标量基本粒子,有着太多的神奇性质。
它们最初是为了解决强cp问题而引入,在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wilczek等人提出,通过交换轴子,可产生与自旋——粒子所具有的内禀性质之一,有关的全新相互作用。
同时,轴子与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