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因为可以抢占先机,赚取大量的流量。
当时网络上还有人戏称苏逸的作品无形之中养活了多少人?
尽管没有苏逸还会有其他电影,但谁也不如苏逸的电影流量那么大。
而这次的农场二注定会载入史册,有了苏e的宣传后常常爆满。
不少电影院一开始还保持了公平,只给那张二排了50%的场次,尽管这对于寻常的电影来说已经很高了,但是对于苏伊的电影来说只是一般的待遇,资本都是要赚钱的,除了万达跟苏毅深度合作以外,一上来就给了70%的排片,虽然这次是光线传媒拍摄,但万达为了示好,也给了很高的排片率。
万达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几乎场场爆满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没出现了。
曾经有人说过,所以若是一年一部电影的话,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看了,新鲜感会很快散去。
但是这话完全打脸,因为苏毅的每一部电影风格都不相同,而且都占据了主流,无论是票房还是评分都很高,就算是国外的一些媒体都被弄得有些不自信了,本身龙国拍摄什么样的电影他们都会指手画脚。
但是面对这世界票房第一的导演,他们还是选择了忍耐。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给世界票房第一的导演打了低分,那么可能是这个机构的问题。
你再专业,也要靠成绩来说话。
其实一部电影无论怎样拍摄都会有受众群体和吐槽群体,只要符合大众,基本上就会有高票房,而再加一些文艺,基本上就会有很好的评分。
而若是导演在很有名气的话,就会被资本无限的宣传,甚至被包装成一个神作。
龙骨的电影市场已经很久没有爆款了,尽管有超过10亿、20亿的存在,但是却没有一款能让人一直讨论,甚至想要二刷的。
不少电影制作公司拼了命的想要弄出一部还不错的电影,起码也要复制一下苏毅的成功。
但很可惜,票房虽然有高的,但也就那么回事,没办法成为现象级的电影。
而哪吒2挂上了苏毅的名字之后,自然而然的也成了苏毅拍摄的。
这些影评人听说有苏毅,瞬间就全都来了精神,他们不单纯是来看精彩的剧情,而是想要找一找这里面人吐槽的地方,就算是发了短视频会被骂,但也依然会吸引很高的流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