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没什么好担忧的。
虽然因为扩散导致了气势不够凝练,但是普通士卒真的能直面关羽全面绽放的气势吗?
最终还是跟关羽比较熟悉的徐庶开口说道,“总的跟我们说一下你要验证的是什么想法吧,让我们有个准备也好啊。”
也许是看到了徐庶和法正脸上的茫然,关羽小小的解释了一下,“你们可以用兵家四势中的兵形势套用一下我的行为就差不多可以理解了。”
当关羽的前进路线确定之后,在这条路线上的士卒自动的将可能会挡路的曹军士卒给强行请了出去。
别开玩笑了,一般一点的内气离体都不一定能直面关羽的气势啊,更别说是一些普通的士卒了。
六一.二二三.一三五.一四二
杨纪陈曦贾诩等人并不会直接干预关羽的行动,只会作为后手存在,为关羽进行托底。
虽然关羽此时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仅仅是拖刀而行,但是带起来的压迫感却是狠狠的震撼到了曹军士卒的内心。
怎么突然间还搞起了大军意志跟自身武力相结合的这种高大上的操作了?
不仅是徐庶不解,一旁的法正同样不解,难道是他们理解错了兵形势的含义了吗?
关羽摇了摇头,也没再过多解释,反正他的行动跟兵形势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多了一层大军意志的加持而已。
关羽这一次指挥的总兵力只有七万,其中骑兵一万多人,弓兵两万人,步兵四万人。
这就是曹军的现状,关羽不过是将自己的气势放开,然后拖刀而行而已。
虽然这些士卒的行为是有点受到了关羽意志的影响,但是只要这些士卒想,他们想要挣脱这种的影响还是很容易的。
听见关羽这话之后,徐庶和法正cpu都快烧没了,什么叫做刀法跟大军意志的结合啊?他们怎么没听过这种东西啊?
法正徐庶对视一眼,均是有些迷糊,这应该是杨纪和陈曦所说的不要阻拦关羽的行动——吧?
徐庶很想问一下,关羽口中的兵形势到底是不是他理解中的兵形势啊?
兵形势不是只要武将的个人武力或者本部军团的战斗力足够高。
不是关羽不能携带更多的兵马,而是关羽现在就只能指挥这么多人,再多的话,关羽的就有些指挥不过来了。
关羽点了点头,“不用担心什么,我只不过是想下去验证一下我的某些想法而已。”
在关羽的气势牵引之下,泰山大军的恢弘气势亦是如同砸落的陨星一般向四周扩散而去。
虽然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