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话就没说出口,而是问:“海禁是什么?”
康熙就慢慢给她讲:“就是封海,设立官员衙门,不许沿海的百姓随意出海。”
云佩问:“这是为了什么?”
“海禁推行的地方多在闽南福建一带,和对岸的台湾隔海相望,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一直留驻台湾,到如今已经换成了郑经当政,他是延平王郑成功的儿子。”
云秀竖着耳朵听。
郑成功她还是知道的,历史书上有,还是夸赞的。
可康熙说:“郑氏王朝心属前明,一直在沿海一带袭击清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三藩之乱的时候,郑经就勾结着耿精忠,在西南沿海作乱。
说到这儿的时候,他又提起尚之信:“那会儿他就是被郑经打败了,才会想着投降咱们。”
云秀恍然。
她头一次听说尚之信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在jiejie成为嫔妃之前,佟贵妃的赏花宴上,那会康熙头一次露面,说的就是尚之信投降了,他高兴,所以来参加了佟贵妃的赏花宴。
“本来朕打算暂时不动他的,一来他兵力足,追随者又众多,朕要稳住汉人的心,尚之信投降的时候,朕就派人去说过愿意和他通商,互相往来。”
可惜,那会是康熙十六年的时候了,这几年里郑经动作频频,已经叫他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
听到这里的时候,云秀就隐隐明白了,他这个海禁,和清后期的海禁好像不大一样?
一个是禁止贸易,一个是保卫边界。
而且康熙心里应该有了决断了吧。
第57章
果然已经有了决断。
“厦门一带没有重兵把守,一旦打开了海关,海贼流窜,恐怕边界的百姓会深受其害。”其实最重要的是郑军在悄悄贿赂清军以及叛军,一旦叫他们勾结起来,那才是大害。
云秀不知道他在担忧另一个原因,问:“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去把海贼剿灭呢?”
康熙就说:“山东一带发了洪水,堤坝决堤,国库缺钱使,不够用啊!”先前已经给山东拨了银子,可是新修的堤坝又被洪水冲垮了,两回加起来就是五百多万两,还要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