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复就把药油拿远了一点:“没事,就是轻微撞了一下,擦完药就没事了,你怎么来了?”
云秀说要跟着他学写奏折。
庆复给她擦完药:“行,正好我这会儿不忙。”
“真的?”云秀故意去看桌上横堆着的十几封信。
庆复面不改色把信拢作一堆,随手丢进柜子里:“真的,你要学写奏折,再忙我也能抽出空来……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书信。”
第62章
八月初四,康熙御瀛台门听政。
理藩院侍郎明爱正禀报蒙古事宜:“臣有本奏,苏尼忒部落连年饥荒,今年尤甚,人口牲畜大量死亡,部落族人遣人询问,是否可以向关内搬移。”1
康熙听完先睁开眼:“这事儿等会再说,李光地,把你前两天刚呈上来的折子,给他们再说一遍。”
李光地应下出列。
其余人不免偷偷拿余光打量他。
他今年年近四十,从前在朝廷上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挂。朝上众人只知道他是康熙九年的二甲进士,后来康熙十一年才得授编修之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二年他请假南下福建省亲,碰上了耿精忠造反,开始了四年的流亡路程。
朝上有些人是看不起他的。盖因他这竞升的路子太过奇葩,寻常文人想要做到内阁大学士,至少耗费十年以上,结果他呢?他是凭着在三藩之乱的时候给皇上写密折告密,一路从翰林院编修做到了领兵大臣、侍读学士的。四年前他丁忧回了老家,去年七月才回来,康熙大手一挥,允他入了内阁,任学士一职。2
酸啊,是真的酸。
在场十个文人大臣里头有八个觉得他这事儿自己也能做到,怎么就赶上他了呢?要是轮到自己,自己这会儿不也是内阁学士了么?
心里头愤愤不平,面上不显,却预备着不管他说什么,自个儿都要找茬论上一论,好叫他知道内阁学士不是那么好做的。
武官们心里头也不爽快,其中最凸显的就属于支持施琅的那一派人,这里头还有一点陈年旧怨。李光地当初暗送密折,过的是内阁学士富鸿基的手。当年这富鸿基有子,施琅有女,两家定了亲事,但是因为施琅富有,而富鸿基家贫,虽然门面上门当户对,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