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其实觉得这八福晋很不聪明,想显示自己和胤禩在府里被苛待了,什么时候不好,非得这个时候凑上去?康熙驻跸行宫,跟着的不止朝中的大臣,还有许多的宗室子弟,也有当地来觐见的官员,那么多的人,她偏偏想着替胤禩出头,可怎么没想到康熙是最要面子的人?
年纪一大,他就在乎自己的好名声,想让别人说自个儿仁慈,结果好名声还没宣扬出去,八福晋就凑上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他的脸——他能不生气吗?
胤禩往年也得宠过,康熙对他也还算亲厚,府里头难道备不上几件冬衣?就是存心膈应人罢了。
这事儿确实是八福晋做的不对,她心里憋着一口气,不然按她对胤禩的周到精心,绝对不会忘记带秋冬的衣裳。
“只是她怎么没想过,这样子做,反倒让内务府更加记恨八爷。”
内务府往年捧高踩低还算少吗?不说别的,宫里头送上来的东西那也都是挑过的,最好的给康熙,再往下是得宠或者有权有势的嫔妃,再往下,内务府得的东西可比那些贵人答应们好得多,这都已经成了惯例。
说难听点,宫里头这群太监呆的时间比大清朝长久得多,陋习都是上千年继承下来的,掌宫务的嫔妃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毕竟内务府存心要膈应人,可比别人容易得多。
对待胤禩这样失宠了的阿哥也是一样的,和从前的胤祐也是一样的。
八福晋这会儿堵着一口气把事情揭出来,或许能短暂得一个好结果,但肯定会得罪内务府,至少康熙会为了胤禩去开罪内务府,一大片的人会落马,而内务府里包衣奴才们盘根纠结、沾亲带故,得罪一个,就得被不知道多少人记恨着。
云佩也说:“宫里头这些人精着呢,除非皇上能一直盯着老八,叫他们不敢乱动,否则以后就有无数的麻烦等着老八和他福晋。”
云秀叹了口气。
八福晋又是何必呢?争着一口气,迎接一个可能未知的未来?更何况她这样做还让康熙嫌弃她和胤禩了,这会儿康熙没说什么,可心里头总要嘀咕两句的,难道胤禩就永远管不住她的福晋?还是说胤禩心里也有恨有怨,只是不敢自己说,借着八福晋说出来呢?
她再想想历史上胤禩的结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