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前田利家把织田信长的哥哥给砍死了?
原野返回新弯津后,发现新弯津目前一切正常。
印染业、制盐业已经逐渐成为新弯津的产业支柱,漂亮、便宜又不掉色的布已经打垮了京都、关东、北陆一带的土法染布作坊,既为新弯津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又赚取了大量财富,目前仍在积极扩产中。
新弯津盐业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得到充沛的人力供应后,火山灰水泥盐田可以提供大量粗盐,再配以卤水提纯技术、浇盐技术和严格的工序管理,大量质优价廉的精盐同样在冲击热田港和岛津港所能覆盖的市场,基本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火灶煮盐户和泥滩盐田户冲垮了——新弯津这边生产的精盐比他们的粗盐还要便宜,他们根本没法反抗,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
除了这两项占用人力极多的产业以外,新弯津生产的铁炮、刀剑、箭矢和甲胄也极为受欢迎,哪怕这些东西都没有经过现代技术改良,但因新弯津的组织化作业以及严格的工序管理,生产出来的质量仍然比绝大多数地方都要好,购买者极多。
再加上硝石目前在整个曰本依旧供不应求,依旧保持着超规格的利润,所以新弯津的财政极为健康,没有任何赤字迹象。
而这世上从来都是有钱就好办事,只要钱够基建从来不是问题,新弯津的码头、城镇区域更加繁华了,多了大量功能不同的新建筑物,而新弯津村落已经在向南铺开,配以防御性的岩砦已经快把御屋家的领地占完。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新弯津的粮食仍然不能自给自足,哪怕用上了土法化肥也还差一截,主要是工坊需要的原材料太多,新弯津种植了大量的麻以及蓝草、乌子之类染料,再大量种植粮食就有些力不从心,而且新弯津的人口也一直在快速增长,托原野在外一直坑蒙拐骗,连抢带绑外加购买的福,目前新弯津人口已经接近一万七千人,超过荒子前田家一倍还要略多,吃饭的嘴实在太多,猛开新田都赶不上喂他们。
这属于没办法的事,就算有鸟粪石化肥,化肥也不可能直接变成粮食,总要有个过程。
不过中古世代的曰本执行的是“粮本位”,大米很多时候都能充当一般等价物,只要不出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收集粮食还是很简单的,毕竟曰本庶民几乎不吃正经粮食,生产的粮食八成左右都被大名、豪族和武士拿走了,这些粮食很多都会进入市场,其中有一部分就会变成新弯津的粮食储备——这方面原野从没放松过,新弯津始终储备着就是全员丧失生产能力,仍然能坚持作战六个月的粮食,以备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