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二十头猪,多是定的活羊。”
有钱人家,嫌猪脏,看不上猪肉,多是吃鸡羊,年节时还会吃牛与鹿等好货。
那闻家就是只买了羊。
听说这外头买的羊还只是用来送礼或给下人过年吃,主子们只吃自家庄子养的好羊。
“这是订单,二哥瞧瞧。”
朱猪贩接过订单一看,哈哈哈大笑出声:“这泰丰镇真是来对了,咱们是赚大发了。”
又道:“赶紧收拾收拾回去寻货源,要是交不了货,可就没法过个好年了。”
猪贩与羊贩两队人马立刻打扫摊位、收拾东西,又觉得这摊位吉利,跑去司吏坊交钱多订了一个月的摊位,保住这位置后,才放心驾车离开。
卖柴的、卖干货的、卖冬菜腌菜的,也都把货给卖光了,还得了不少订单。
订单最多的是卖柴的。
别瞧不起卖柴的,这可是重要资源,家家户户烧水做饭都要用到柴火,还有不少人拿柴当礼物送。
所以卖柴的摊主已经租车赶回家,要去收柴运来高价卖了。
而因着泰丰镇卖得出去货,越来越多的人拉货来这里卖,再加上客商们来运色汤,泰丰镇新大街至薛家库房这一片,当真兴旺得堪比县城。
那一群里长带着年礼来到泰丰镇时,差点没被泰丰镇的兴旺惊掉下巴。
“这这这是泰丰镇?是又穷又没势力到被塞灾民落户的泰丰镇?!”
有本事的镇子不会让灾民落户。
“当然是泰丰镇。这里是新大街,老街在司吏坊那边,你们还得再往前走个两刻多钟。”吕家巡逻队的人过来问:“诸位都是干啥的?咋一大群人过来,是来卖药材的?那往新大街里头走,半街处有个岗哨,你们拿户籍登记就能进去。”
大收药材的势头是过去了,但秦家还在收药材,以方便那些消息滞后、急需卖药材过年的穷人家。
“你是吕家子弟?我们找你们吕里长,就是你们的族长。”说话的里长挺挺腰板子,道:“我是东旭镇的张里长,你们族长婆子就是我们张家集的。”
只是吕婆子不姓张,而是张家集的方氏女。
“您先等等,我去给您通报一声。”巡逻的吕家子弟撒腿跑去找巡逻队的队长吕三爷,告诉他:“三叔,你外祖家的村子来人了,自称张里长,带了一大群人来,还拉着几车礼物,可我瞧着不像是好事儿。”
同村不同姓的里长突然跑来找人,还提着重礼来,一瞧就是来求办事的。
需要用重礼叩门的事儿,岂是那么好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