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不好喝。
对雪区和西南的那些土人们来说,茶叶是刚需,他们又不可能去采购中原昂贵的绿茶,所以只能喝这种粗糙的普洱茶。当然那些王公贵族、土司老爷们,还是要喝中原运来的绿茶的。
内地的百姓更不用说,完全不认这种粗茶,这也是这种茶叶只能在边远地区流行的原因。
顾元臣被朱桢留在云南,担任茶马总会会长后,便一直设法将茶马贸易做大做强。
尤其是大明征服了勃固,让云南有了出海口以后,顾元臣便心心念念想让云南的茶叶搭上海外贸易的顺风船。
结果却被海商们嫌弃了。他们都觉得这种茶太过粗鄙,肯定没有销路,所以不愿意采购。
顾元臣便痛定思痛,决定改变滇茶落后的面貌,于是他在云南茶马总会下,设立了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
并买下了云南最顶级的六大茶山,挑选最好的茶叶,由制茶师手工精制成外观酷似满月的圆饼。然后将每七块饼茶包装为一筒,重四十九两,以方便运输和记重。
而且顾元臣不愧是江南来的大商人,很有商标意识,在包装上印有茶饼的产地、等级、制茶师傅,还盖了个“云南茶叶局监制”的大戳,档次确实高了许多。
顾元臣过去两年一直在忙这件事,这些茶饼就是他的心血之作,为了能让它们迅速打开市场,他又想到了这个把请柬贴在茶饼上送出去的法子。
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在上层推广他的“七子饼茶”,还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都想尝一尝顾大官人煞费苦心推出的高档茶饼,到底有多大的改进。
朱桢便命人当场煮了一壶。只见此茶汤色清澈、口感清爽、带有轻微的苦涩和明显的回甘。味道还真是大为改善!于是欣然同意参加两天后的茶马交易会。
第一四零六章茶马交易会
其实大明是不允许进行私人茶马贸易的,根据《大明律》规定,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
朱桢的妹夫欧阳伦,就是因为贩私茶被朱老板赐死的。
但是单就商业方面,我大明绝对被挫宋吊打。明朝官方垄断茶马贸易的效果极差,贸易额不足宋朝的十分之一。
而茶马贸易又是繁荣云南的根基。朱桢便采取了变通的方法,在云南茶马司之外又设立了云南茶马交易总会。
其实两者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都以顾元臣为首。跟官方对接时,他是茶马司提举。在商人面前时,他就是茶马交易会的会长。
顾元臣在苏州时就扮演过类似的角色,很清楚王爷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