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率骑射军,作战时与王将军、赵将军互为援引。何藏空多次与突厥人交手,经验丰富,由你率领一支骑兵以备后手。阴将军熟读兵书,由你指挥战阵。”
王、赵、高、张、何、阴五位将军各自领命。
党金毗是个十几岁少年,但战斗力极强,能一定程度左右战局。这一次裴行俭将他留在身边听自己调遣。
由胡人酋长们举荐,裴行俭又选出了一支最精强的藩部落兵交给曹波提。
他还问几位昭武九姓的大酋长,谁会突厥语。
粟特胡人大多会一些突厥语,不过得最好的是乌息。
“倒也不必得多流利、多好听,”裴行俭,“能像突厥人一样大声喊话就校”
曹波提拍了拍拔汗肩膀:“要比嗓门大,中气足,还得靠这个胖子。”
拔汗恼恨地推开他,众人大笑。
裴行俭对乌息和拔汗嘱咐了几句,两人听了都觉得这想法很神奇,不过也都叫来部众,立刻演练了起来。唐兵们猛听胡人酋长们带领部众喊起了突厥话,惊怪不已,完全听不懂他们在喊什么。
“贾仁杰和张玄澜,我对你们别有安排。”
这两人一直负责辎重队伍,几乎要被遗忘了,听见这话振奋起来。
裴行俭对这两人叮嘱了几句,听得他们很是惊讶。最后,别的将领都离去了,裴行俭叫住何藏空与张山。
这两人都叉着腰,低着头,仍在愤愤不平。
“二位明日并肩作战,不可因一时意气之争,令敌人捡了便宜。”
何、张两人十分恼怒,但主帅这么了,表面文章还得做一做。
“我性子太急,何都尉见谅。”
“我拳头比脑子快,张都尉莫要介意。”
两将都颇尴尬,依然不愿互望,只是为了明战争暂时扔下矛盾。
苏禄一直非常关注西域的唐官与唐将,裴行俭曾是他最重视的唐人。
裴行俭曾经过一句话:胡兵虽强,却需要汉将指挥,才能发挥最强战力。
苏禄对这话简直深恶痛绝。
不过,真正到了思索制敌之策时,除了过去可汗们的经验,苏禄也的确时常研习唐人兵法。突厥人能学唐人兵法,唐人却永远学不了突厥人骑射,这正是苏禄信心所在。
整个晚上,他都满怀着这种信念期待着,直到一个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他派去寻找科罗的几个亲信没找到人,回来告诉他,科罗的队伍消失了。
等了一个时辰,又有人来告诉他,千泉出了意外,科罗奉可汗之命离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