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评论员,负责前台转播呈现内容的主要负责人。
这次出行报道巅峰赛,人不多,只有12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指挥长兼任组长一职,总导演兼任副组长。
两个都有权限和资格对内容的产生,进行讨论。
吵了一下午,到了晚上,双方各退一步。
分开采访,赛前采访。
前面说了为什么要分开采访,但赛前采访是为什么呢?
其实还是不自信的体现,生怕表现不佳,那采访聊什么?聊的都是负能量话题,赛前聊天,可以是展望,是期待。
另外这也可以更好配合宣传,毕竟这么多人来美国,吃喝拉撒加勤务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可以在广告上找回利润,但也要看你广告能卖多少钱啊。
很快,方案提交给了耐克巅峰赛的组委会,作为全球知名的体育品牌,人家搞巅峰赛不是为了慈善和义务宣传篮球,实打实的为了拓展加深在全球的影响力。
很快,采访申请被通过。
训练一天的陈放和范子铭刚回到分给他们两人的房间,就听到了工作人员的敲门声。
一番沟通后,陈放很无语的去冲凉换衣服。
对于采访,他是真的不喜欢。
毕竟他是从球迷变成球星,说白了就是基层进了高层,他很了解中国球迷的爱恨情仇和朴素无华的情感。
你采访多了,虽然可以能获得一部分球迷的好感,对你产生认同和亲切,同样也会因为观点,惹得另外一群人的反感。
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小崔不采访,没那么多黑粉。)
也别带着我其实是为了中国篮球好,想做吹哨人,破冰者,启明灯这种思维,地球离开谁都转了,没了你,大家活得一样好,没这个快乐,可以去寻别的快乐。
说白了,别把自己当根葱,你可以当,但别对外说,尤其是你还没登上山巅,爬山的人,说啥都是废话。
可心里再不情愿,自己还是要去。
他倒不担心范子铭会说啥,他的未来没未来,说啥都是屁话,没人会在意。
因为没粉丝球迷。
出了酒店,由耐克专职人员接送,来到了央视下塌的酒店,专门把一个会议室摆弄成采访室。
陈放表现得很从容,在央视工作人员围观下,开始对口条。
就是俗称的先把访谈问题给你过一遍,你觉得有问题的可以临时修改,另外提醒相关事宜,别说错话。
虽然是录播,可以剪辑,但采访流畅性还是希望能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