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奇迹。”
罢便挽起袖子,上前握住其中一棵最高的红薯秧,用力一拔,土壤松动后,几个大不一的红薯露了出来。
此刻,棚子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抻长了脖子往前看,毫无仪态而言。
周彻顾不得埋汰,放下秧苗,亲自用手将那几个红薯上面的土扒拉开,然后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幼童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
“一株秧苗,七个,大个的三个,个的四个。”
周彻顾不得发表获奖感言,也顾不得激动,放下手里这七个红薯蛋子,又去握住另外一株秧苗,这次用的力气更大,秧子腾空而起,带出来下面连接的红薯。
“六个,这次是六个。”后面不知哪个官员喊了一句。
周彻双眼赤红,急忙又转到另一边,拔出第三株秧苗。
“还是六个,还是四个大的两个的。”
接着便是最后一株,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一向沉稳有度的皇帝陛下,手好像抖了,捏着秧苗的手握了两下才握住。
“还是七个,两个大的,五个的。”
四棵秧子全都拔了出来,木槽子上躺了二十多个大不一的新鲜红薯。
现场连帝后重臣再加上赵山一家三口,一共近三十饶棚子,一个话的都没有,全场鸦雀无声。
只留一道道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一吸,淮安王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高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佑大景,佑我大景啊……”
到最后,声音中隐隐有了哭腔。
他这一跪,在场所有人包括皇后都跪了下来,群声道:“恭喜陛下,佑大景。”
周彻的手也不抖了,只不过双目依然赤红,他心翼翼的拿起土上躺着的红薯,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比量着这红薯的大。
良久后,周彻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哈哈哈……祖宗保佑,老保佑,我大景百姓有救了,哈哈哈……”
此举毫无仪态威严可言,但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觉得皇上失仪,因为他们也同样激动的不行,有几个出身农民的臣子还悄悄抹起了眼泪。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们自己的时候也做过农活,他们太知道粮食的可贵了。
千百年来,农民太苦太苦了,种着最累的地,却始终填不饱自己的肚子。
现在有了如此高产的农作物,大景朝的百姓真的有救了。
众人情绪激动了好一会才慢慢平复下来,赵山见差不多了,再次开口道:“陛下,这次红薯产量高,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