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荒草地里,在大汉开阳门的大道边竖立了一块大大的牌子,“理学园”。
负责对接的洛阳将作,乘坐马车刚刚抵达,他看到这块牌子倒是有些诧异,他问正在敲击木牌的少年,“不是新拜火教庙吗?”
少年们笑着:“华先生,此为理学,有理,地有理,人有理,万物皆有理,故称为理学!而育人,如同为大汉育养有益的蔬果和粮食,故为园。”
将作停了,倒觉得有些意思,他道:“这名字有些意思,但吾还要报给朝廷批复。”
然后,又道:“可有营造图本?吾等需看看是否符合规制!”
少年叫来自己的大匠师,大匠师笑着,“还需等等,吾等也还没有收到,请见谅!”
将作点头,提醒道:“营造之前,需要提交司空审定,不可先破土。”
大匠师点头道:“知晓了”。
就在此时,马蹄声响起,一名不奴族商人骑马而来,他取下一个长木桶,交到大匠师手里,道:“八百里加急,华先生的设计图本。”
大匠师取过,打开长木桶顶盖,取出一卷图纸,领着洛阳将作去到一张木桌前,徐徐展开。。。
洛阳将作,眼前一亮,这设计稿一式三份,每份分为七份,一份是铅笔想定画稿,一份是总工程详细尺寸图,另外有五份是各个建筑的详细尺寸图。
单单只看铅笔画本,就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东西,居然惟妙惟肖,如同真实呈现在眼前一般。
不奴族的画师里有一些希腊和罗马的画匠,他们带来了西方雕刻艺术的画稿方式,有三维透视效果。
在辅助以标尺和铅笔,这画的简直就不是营造图本,这简直就是一幅极好的艺术品。
再仔细看,每个汉字都认识,可意思却不太明白。
学堂,操练场,食堂都能理解!
实验室是什么?
宿舍楼是什么?等等这楼居然要起五层?十五米什么意思?呃。。。有换算,大汉的64.38尺?居然如此高?!
为什么有一大片菜园子?
百亩之地,却无围墙?
不怕贼吗?
再仔细看,这些建筑都是极为高大,最少也是三层,最高居然是五层,这要耗费多少钱粮?
再,64.38尺这样的楼,不奴族真能造出来?这要用多少栋梁之材?
大匠师将图纸看过,然后先交由洛阳将作,道:“还请司空大人审定。”
将作点点头,仔细的将设计图本收好,再装进长木桶中,这才和众壤别,坐马车回到洛阳城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