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交,只有少数几位专家了解内情。
不过,由于消息在内部流传,戴国荣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重型模锻压机对于国家重点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无法实现国产化,将不得不依赖国外制造核心部件。
因此,许宁的提议对科工委来至关重要,自然会全力支持。
“那么,我们能为你提供哪些帮助呢?”戴国荣问道。
许宁对着怀主任坦诚道:“确实需要组织上的支持。”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他没有丝毫犹豫:
“人手和资金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就不多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选定一家有能力、有经验的企业来承担模锻压机的研发与生产任务。
这不仅有助于项目的顺利立项,还能确保设备完成后迅速投入使用。”
戴国荣听后只是轻轻点头,并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下这些要求。
接着,他抬起头直视许宁,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将项目挂靠在一个研究所或企业下是可以考虑的,但我要实话告诉你,我们科工委在这方面的技术力量并不强;
而且分散在不同集团中,多数只能应对机床的应用和维修等简单事务。对于模锻压机这种大型装备,我们的经验有限。”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
“兵器工业总公司下的江城重型机床厂可能是最佳选择之一。
这家工厂是苏连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至今已制造了约5000台各类加工设备,甚至曾出口到友好国家。
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该厂连年亏损,去年一年就亏了近两千万人民币,情况不容乐观。”
听到这里,许宁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尽管两千万对某些大项目来不算文数字,但对于一个二级企业而言,却是沉重的负担。
更令龋忧的是,这反映出工厂内部可能存在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像模锻压机这样不能出错的重大装备项目来,尤为重要。
面对这样的挑战,许宁心中清楚,他们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还要帮助这家老厂恢复生机。
他知道,青华大学的团队会负责研发工作,而他的任务就是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克服所有障碍。
许宁明白,要挽救机械制造业的命运,不能简单地依赖几个大厂的规模效益。
想要证明机械制造业仍有光明前景,必须展示其在高端领域的潜力。
1996年的第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整体亏损,这让他意识到,仅靠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