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恪迟疑了一下,道:“启禀都督,末将没去。”
“理由?”刘仁轨挑了挑眉。
姜恪道:“末将虽是天水人,却在洛阳长大,自认水性还过得去,故而没有去。”
刘仁轨不置可否,问道:“那你这几日都在做什么?”
姜恪道:“末将一直都在了解倭国的情报。”
刘仁轨道:“哦,那你可有什么收获?”
姜恪正色道:“末将确实有一个发现,与倭国王子中大兄有关。”
“接着说。”
姜恪缓缓道:“末将曾听潘龙将军说,中大兄此人手段高明,在倭国的权力很大,有一半的军队都效忠于他,完全能与倭国女王分庭抗礼。”
“然而自二人抵达筑紫朝仓宫后,各种大事都由倭国女王裁决,就连倭国水军主将的任命,也是倭国女王决定。中大兄仿佛被边缘化,却也没有反抗,这不太正常。”
刘仁愿插嘴道:“这很正常,中大兄了解我们大唐实力,所以反对帮助百济,跟大唐作对,结果被倭人视为软弱,也就失势了。”
姜恪皱眉道:“末将还是觉得,他因为这么一件事就失势,太不正常了。”
刘仁轨道:“你要说的就是这些?”
姜恪道:“是的。”
刘仁轨淡淡道:“那好,你可以去临榆了,至少呆一个月再回来。”
“都督……”
“这是军令!”刘仁轨沉声道。
姜恪怔了怔,拱手道:“末将领命。”
刘仁轨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吧。”
姜恪离开刘仁轨的屋子后,便准备回屋收拾下东西,前往临榆县。
刘仁愿从后面追上他,笑道:“姜兄弟,是不是对刘都督的决定,有些不满啊?”
姜恪迟疑道:“在下并无不满,只是有些困惑。”
刘仁愿哈哈一笑,伸手搭住他肩膀。
“自认水性不错,被刘都督派去临榆的将领,可不只你一人!当初我也被派去过。后来我才明白,刘都督是对的。”
姜恪道:“为何?”
刘仁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因为大海跟内陆河,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等你亲眼见过大海,自会明白!”
刘仁轨命人关上了门,坐在椅子上,盯着另一份百济送过来的密函,笑道:“陛下又给我送来一个宝贝。”
这密函是金燕派人送过来的,上面记载了中大兄准备政变的消息。
姜恪才来营州几日,就能敏锐的发现中大兄的不对劲。
这份洞察力,将来定能在战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