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乎已经是一个共识了。
跟往年檀老板在外面大搞特搞不同,这一次檀锦程是对尉来内部下手了,在王风英的配合之外,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内部的整改雷厉风行。
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尉来就制定出了整个产业链的改革方案,谁都能看出这些是老板早有准备的,静等时机的到来。
长期以来,企业对于自身供应链的认知都是在给自己供货上,自己生产的零部件用在自家产品的身上,这种思维模式当然没什么错,但也容易给下属旗下造成一种惰性。
反正我们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会有总公司来收购,盈利什么的根本不重要,赚了大家乐呵呵的分奖金,升职加薪;亏了嘛反正有总公司兜底。
这就跟集体时代吃大锅饭的想法类似,如今檀锦程把一家家零部件公司通过整合细分,让企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动力电池公司为标准来打造属于尉来的零部件产业链。
分工不同,具体的细分标准肯定是不同的,但落实到最终还是要看kpi说话,kpi这玩意儿其实如果从他本人的角度来说,他实际是不太认可的。
不过没办法,企业要想保证活力,制定kpi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在尉来内部,锦新系公司跟外部供应商没什么区别,大家同等竞争,锦新公司能拿出更优秀,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就会采用锦新公司的产品,否则就是用外部供应商的。
“能不能中标,拿到多少份额全凭本事说话。”
旗下供应链企业脱离母公司,保持一定的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这个改革可以说是非常的大胆,此时此刻迪子的弗迪公司系列还没有搞出来呢。
“各位,你们的意识形态要及时改变过来啊,以前是公司要求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但是从现在开始,是市场要求你们做什么,你们才做什么。”
在全体产业链的扩大会议上,檀锦程语重心长的跟各位公司的管理层言道。
而这也给各大零部件公司的管理层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目前为此国内的大型企业敢这么干的很少,让子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老板这无疑是放权了。
无论是再怎么佛系的企业管理者,谁会不希望手里有更多的权力?
老板放权他们自然是高兴,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座的敢保证自己能够在老板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估计也只有锦新时代电池与模具公司了。
电池业务是尉来包括零部件在内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虽也属零部件公司的序列,但明显级别不一样,在老板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