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际上掌握好技巧,扫汤倒也不是很难。”
科夫曼又问:“我看到他们都会用大量你们本地大葱,我也品尝过你们本地大葱,味道确实不一样,他们用这么大量的葱,是为什么?”
冯正明解释:“因为他们这个汤要做葱烧汁,葱烧汁的重点就是葱香味,所以在煮汤的时候,就需要给足一定量的大葱。
实际上还有一种给汤汁葱香味的办法,那就是油炸出葱油来,再把油炸后的葱和油一起蒸制。
可以更好的激发出葱香味,最后在葱烧汁出锅时,把油打入其中,也是可以把葱香味激发。”
科夫曼笑着给出建议:“其实你们也可以在汤里加入我们西餐的蔬菜,给汤增添一些蔬果的香味,同样可以去除那些料的味道。”
冯正明:“对,确实可以,很多地方我们做菜的方式是可以共通的。
只不过蔬菜的加入,很多时候会改变葱烧汁的味道,所以一般煮葱烧汁的汤不会加入蔬菜,我倒是会稍微加入一些。”
听冯正明的话,科夫曼顿时就笑眯眯看向他。
“冯,你总是那么大胆,你的很多菜都富有创意,你也很敢去尝试。”
冯正明笑了:“用你们那的话说,厨师也可以算是艺术家,艺术家不就应该要有创意和勇于去尝试自己的创意吗?”
科夫曼很同意冯正明的话。
“不错,我们厨师是后厨里烹饪的艺术家,一方面要让客人吃饱,另一方面还要让客人吃好,能在我们的菜品里同时享受到一份美感。”
冯正明:“最重要还是要让客人吃饱,我们国内经济环境也是这几年才慢慢好起来,我是更希望大家都能吃得饱。”
科夫曼也认同冯正明的这点。
“不错,吃饱是第一要务,来我们店里的客人,应该可以尽情享受食物带来的满足。”
冯正明和科夫曼的交谈,让老师傅们和京城来的评委都相当好奇。
只是大家都听不太懂,也只能是看着他们用外语交流。
崔老师傅很好奇问颜老师傅。
“正明什么时候外语这么好的?”
颜老师傅摇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这几年在外面跑得多,所以就偷空学了一些外语,何况他和一些国外厨师交流也多,也确实容易学会外语。”
旁边王老师傅插话:“对,语言学习环境很重要,正明沪城店里外国人多,所以他确实更容易学外语。”
几位老师傅不禁是有些羡慕,觉得会外语跟人家交流确实好。
老师傅们当年都出国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