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如今,他却面临生死危机,很有可能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洪武陛下在这一年的年初害了一场大病,身体越发不好了。
可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身子骨扎实,非常健朗。
原本一大把岁数了,身体健康本是一件大好事。
但他却听闻,陛下像是要对他动手,不想让他死在陛下后面。
陛下为什么不愿意放过年老体衰的他,他不用想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担心他成为第二个司马懿,篡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公元249年,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大将军曹爽和他的兄弟都随从同行。”
“司马懿乘机发动高平陵政变,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
“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
“司马懿召高柔管领曹爽军营,召太仆王官统领曹羲军营。”
“司马懿亲率太尉蒋济等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
“谋士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然后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
“但曹爽不听其计,反而派人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
“司马懿细数曹爽的过失,并称只是想把曹爽等人免官。”
“又派曹爽的亲信引大目去劝说他,并以洛水为誓,只是免官。”
“桓范等人援引古今来劝说曹爽不要回去,曹爽却说司马懿只是想夺取我的权利,我得以侯还家,还是个富家翁。”
“于是准备回去,而桓范却垂胸顿足的说自己要被灭族了,而后曹爽随曹芳回京。”
“张当在司马懿的拷问之下,供述了曹爽和何宴等人意图谋反。”
“于是曹爽及其党与何宴、丁密、邓阳、碧鬼、李胜、桓范等人被诛,并灭三族。”
“至此,司马懿彻底掌握了朝政。”
“同年,司马懿因病不上朝,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寻意见。”
“而后太尉王陵与令狐于图谋废黜曹芳,立楚王曹彪为帝。”
曹爽的愚蠢行为,令各朝古人闻之连连摇头叹息。
司马懿都已经造反发动政变了,曹爽却还天真的以为只要投降认输,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富贵,成为无忧无虑的富家翁,这是何等的愚昧无知。
哪怕是三岁小孩,都不会如此蠢得令人发指。
各朝古人不得不感慨万千,司马懿背信弃义固然令人唾弃,但曹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