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愚蠢更令他们气愤。
明明有镇压叛乱的机会,却把手中的筹码拱手相让,把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敌人的信守承诺。
如此幼稚愚蠢,也难怪最后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公元251年,王陵借口吴人塞土水,请求出兵征讨。”
“司马懿知其阴谋,不允其兴兵,于4月亲率中军讨伐王陵。”
“王陵自知势穷,无可奈何之下,在武丘把自己捆绑起来等待司马懿。”
“并说如果我有罪,你可用半片竹简将我召回,何苦亲自来呢?”
“司马懿却说,因为你并不是用竹简就能召回的人,说罢将王陵押解回京。”
“王陵在回京途中服毒而死,而后将王陵余党一网打尽,全部诛灭三族。”
“并将楚王曹彪杀害,并趁机把曹魏王公全部拘捕,放置于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公元251年8月,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73岁。”
“天子速服吊唁,其孙司马炎十余年后接受魏元帝禅让称帝,建立西晋。”
“回顾司马懿的一生,他平孟达、抵御蜀汉,征辽东、阻击东吴,稳定了曹魏政权。”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掌握朝政。”
“又在平定王陵和楚王曹彪的叛乱后,监禁曹魏宗室诸王,彻底削弱了曹魏宗族力量,为其子孙建立西晋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司马懿大奸似忠,表面恭顺,实则狡诈。”
“两次接受君王托孤重任,但行事却非为臣指导,心怀篡逆。”
“也被后赵皇帝石勒讥讽为乱臣贼子,因此遭到后世唾骂。”
李世民:司马懿的用兵之道很神,这一点无可争议,但他的品德却是极其恶劣,简直令人发指。
司马懿受到先帝之托辅佐幼主,被两代皇帝视为托孤重臣。
曹家如此信任司马懿,但司马懿却没能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政权,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
在此之前世家大族搞阴谋诡计还知道掩人耳目,怕遭人背后唾弃失信于人。
可司马懿一家却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背信弃义也就算了,居然还光天化日之下弑君,让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严重倒退一大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