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逐步挖掘并培养这些潜力股。
当然,大企业除外。大企业的员工压根就见不到几次董事长……
所以有的时候拼命进大企业,不如选择中小型企业要好。
陈熙年轻的时候觉得企业文化这种东西就是扯淡的,完全是给员工洗脑用的,不如钱来的实际,但是后期的想法就有所改变了。
每个人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思考方式与关注点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基层员工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眼前的薪资与福利待遇,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家庭支出。
然而,当人逐渐做到更高的职位,就会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了。
其实吧也没谁对谁错,人嘛,大部分的时候思考的东西多半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利益。
老师继续说道:“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你们亚洲地区,似乎什么事情都容易陷入一种‘内卷’的状态。无论是商品销售还是求职市场,亚洲人往往倾向于将价格或薪酬压低,以此来获取竞争优势。然而,这种趋势并非一个好现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过度的价格竞争或薪酬压低,会严重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优质企业因无法承担成本而被迫退出市场。对于求职者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因为薪酬要求低而获得工作机会,但长期来看,这种压低薪酬的做法会抑制整体薪资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与职业发展。
内卷现象还可能导致资源错配与效率低下。当企业过于注重价格竞争而忽视产品质量或服务创新时,消费者的整体福利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同样,当求职者过于关注薪酬而忽视了自身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匹配度时,他们可能会错失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从而陷入职业发展的困境……”
陈熙又点了点头。
这个老师分析的很对,现在的亚洲就是这么个情况。
亚洲企业就喜欢搞低价,用价格低来吸引消费者,一个企业这么搞了,其他企业也纷纷效仿,最后导致的就是老板没的赚,员工的工资也变低了。
“为什么西方这种情况很少,那是因为有着相对的法律。官方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合理竞争,防止过度内卷。而且有市场监督局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一切的这些现象不过都是资源分配的问题。然而,这种事在亚洲我觉得很难实现……”老师边说边摇头。
陈熙觉得也很有道理。
你说把东西卖贵吧,不让降价,又有些人会跳出来指责,凭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