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场也积累了几棵树,看着这梭梭树成活了,还挺有成就感。”
到了地点,易教授打了通电话,等了一会儿,就有两个黑面汉子挥了挥手。
那晒得是真的黑,黑得像是煤炭,皮肤也干巴巴的。
戴着草帽的陆汉斌走了过来,“是易教授吧,我们这里条件简陋,就只能在这里试一试机了。
如果有机会,农机化所更想接触到丰凯的植保无人机,但一来还没正式对外销售,想买也没渠道,二来预售价15万元以上,太贵,还是先看看成品在说。
“挺好,挺好,向你们致敬。”
寒暄了几句,几人也不墨迹,沙海的无人机操作员向几人讲解了一番。
然后就开始了操作,只见无人机扇叶转动,起飞,工人用绳索将麦草绑好,再度升空,向远处的沙丘飞去。
易教授、熊少丰、段谦三人就这么愣愣的看着。
“还真行。”
“多旋翼啊!看起来怎么就这么轻松呢?”
负责绑草捆的工人听了,笑道:“轻松好啊,不用人去背了。”
三人就这么在沙漠里耗了一天,各种试飞、拍照、记录,仿若丰凯的工作人员一样。
测试的越久,三人心中的惊讶难以复加。
晚上一番应酬回到酒店后,易教授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太稳了!动力系统、飞控系统都很稳,在空中几乎不会摇摇晃晃,这是一款成熟的多旋翼无人机!”
“丰凯植保无人机还没正式销售,是不是还缺乏无人机喷洒和控制装置?”
“我们要不要也做多旋翼无人机?”
“没必要,这是烧电的玩意,干不了重活,耐力不行,航程短。”段谦说道。
“别想那些了。”
易教授叹了叹气,2006年,南京农机化所邀请雅马哈举行了中日南京航空植保研讨会。
2007年,农机化所和汉和航空就开始了无人机产业化探索。
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一开始路线就不一样,我们学的是雅马哈的直升无人机,而丰凯是多轴无人机。”
“要学丰凯,就意味着很多东西都要推倒重来。”
“就是,我国和岛国情况相似,都大面积种植水稻,雅马哈已经证明了直升无人机才是正道。”
“电动无人机缺点太明显了,只能小规模使用,大规模还是要燃油机。”
“再等等看吧。”
“也不知嘉禾会率先在哪里正式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
“南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