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行业的厮杀一直很激烈,郭阳也知道丰凯的危机感一直很足。
而且也极其渴望能有自己的根基。
丰凯在潍坊的农机产业集群里,有时候更像是一个异类,没有想象中的宾朋满座。
国内的农机产业集群其实挺复杂的。
齐鲁、河洛、苏锡常、津冀京四个大类农机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都有领袖级企业。
河洛是一拖集团。
苏锡常现在是久保田,未来是沃得。
津京冀是迪尔·天拖。
而齐鲁的潍坊呢?
2+1,三个领袖级企业:雷沃,潍柴,以及后来者丰凯。
雷沃最突出的就是外协供应链。
这让潍坊系的产业链逐渐演变为分工最细,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优势自然越来越明显。
对其它产业集群形成了虹吸效应。
潍坊系已经有了一家独大的趋势。
丰凯因为核心的零部件是自制的,这点和一拖倒是有点像,在潍坊系里面反倒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潍坊的产业体系有优势,自然也有缺点: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够。
雷沃的轻资产、轻型化组装模式很容易被人模仿追赶,所以潍坊崛起的拖拉机企业越来越多。
竞争对手不断出现,华夏、萨丁、泰山国泰、悍沃、英轩……
迟早会还有企业与雷沃分庭抗礼。
长期低端内卷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低质量拖拉机泛滥,坑害的还是农民,也制约了先进农机的发展。
核心零部件不自制,就是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组装厂。
同时,丰凯由于体量扩大,抢了生意,享受了集群便利,但又没给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多少订单。
没有起到类似雷沃和潍柴的双动力作用。
所以,某种程度上,当前丰凯的核心模式和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是相悖的
植保无人机也会竞争植保机械的订单,但产业却落在了珠三角。
这多少让丰凯如今在齐鲁产业集群里略微有些尴尬。
虽然核心业务还是会在潍坊,但适时建立一些小农机产业集群也是必要之举。
嘉峪关的牧草秸秆和制种机械,疆省采机,珠三角植保无人机。
甚至连酒泉配套的播种、耕整机等农机具也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或者是嘉峪关协同。
这样既能贴近市场,又能减少对潍坊供应链的依赖,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的价格竞争。
“等嘉峪关这边确定,就组织队伍去乌市,人手带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