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在乎北大河的生态环境,为了表示诚意,嘉峪关在排污治理上已经动了起来。
上游的镜铁山矿区生态修复工程,也已经开始在走招标的流程手续。
听说嘉峪关私下里还做了一些准备。
“这次去乌市,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蒲飞的脸上带着些压力。
“碰到谁了?”
郭阳让两人坐下后,给两人各自泡了一杯红麻茶。
“福田雷沃重工也有意向在乌市建厂,已经与广汇集团完成股份制合作。”
“白俄罗斯的国际知名厂家明斯克的组装厂也在乌市开工。”
“另外,一拖集团上个月也悄然到了乌市,与高新区签下一纸合约,将投资数亿建东方红装备机械公司。”
一连串竞争对手的名字,让郭阳也不禁感叹。
“还真是热闹啊!”
“因为采机的缘故,疆省对丰凯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各大农机巨头都在逐鹿疆省,不敢有丝毫松懈。”
在丰凯内部,乌市的优先等级是远在嘉峪关之上的。
乌市工业门类更为齐全,
但对丰凯来说,最重要的是疆省毗邻中亚的地缘优势,使得在疆建厂可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而各大巨头都悄悄的在布局,郭阳能感觉到丰凯很紧迫。
嘉峪关这边,丰凯已经达成一致,将牧草机械类和玉米制种机械拆分,两套体系都转移到嘉峪关。
刚好能辐射河西走廊的苜蓿和制种产业,也能兼顾蒙、青、疆等传统牧区。
发展得好,也能形成一个区域化的小农机产业集群。
对嘉峪关应该也是能接受的。
“嘉峪关这边主要就是争取一些政策条件,问题不大。”郭阳想了想,问道:
“现在采机到哪一步了?”
“计划是这一季生产30~40台,一边机采,一边验证天20机采栽培技术、机采清理加工等环节。”
采机被誉为农机工业上的皇冠,利润高,但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蒲飞说道:“迪尔天拖最近有点高调,去年迪尔和兵团达成了100台订单的协议,已经投入使用,先发优势很明显。”
“另外,军工企业贵航集团,这两年在采机上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丰凯的研发团队对采机也很有信心,认为不会输于进口的机械,今年完成测验,明年就大规模生产。”
“所以时间很紧迫。”
“如果乌市不行,还要挑选其它地方,最后还需要老板来拍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