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1368万吨。
国内大豆的增产数量3000-1700=1300万吨,几乎快让全球扭减为增。
高德内心火热!
但冷冰冰的数字,也让他恢复了冷静。这个数字影响很大,但也会带给嘉禾粮油很多机会,就看怎么操作了。
老板胸有成竹的样子?
高德静静地看着。
郭阳笑了笑,说道:“消息这两天就会放出去,嘉禾粮油可以提前抛一部分,再低吸回来,剩余的资金也可以趁机入市。”
“长期还是坚定看多吗?”
“对。”郭阳想了想,透露了点信息:“美利坚的大豆产量可能还有变数。”
高德愣了片刻,美利坚有变数?那可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产区。
“好,我跟着就出发。”
“准备好了给我打电话。”
……
金九银十。
各地都逐渐进入了丰收季。
有些成熟早的南方地区,水稻从7月就开始了收割。
但在苏省,海水稻还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绿油油的秧苗十分茁壮,随风摇曳。
然而,海水稻只是主角之一。
相比之下,苜禾和大豆的风采更甚。
轻中度盐碱地上种上了天豆1号,中重度盐碱地上则长满了苜蓿。
一年下来,地里的盐分被‘吃’得七七八八,收入还不少。
盐城的某块农田上,村干部张勇走在田间道路上,一边接着电话。
“没了,没了,一点都没了,能流转的盐碱地已经全部被承包了,你找谁都没有用。”
“围垦?你得拿着审批的文件手续来。”
“通融不了。”
张勇用手扒拉开大豆叶子,露出下方丰硕的豆荚,鼓鼓的,眼看不久就能收获了。
就在这时,一辆小车在他身边停下,露出个‘小白脸’来。
‘小白脸’是证劵机构的调研人员,名叫章近,他熟稔的递了支香烟过去。
“老乡,这大豆长得怎么样?”
“好着呢。”张勇笑道,一边接过华子,抽了起来。
“估计一亩能收多少斤?”
张勇想了想,说道:“这可不好估,四五百斤应该是有的。”
章近吓得一哆嗦。
“这么高?”
“这种子好。”张勇笑道:“以往的年景,这周边的好地,只要人勤快,产个三四百斤也轻松。”
章近狐疑的说道:“这边离海岸线不远,都是盐碱地吧,还能有这产量?你可别框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