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我抓住的鄢陵侯副将,他已经将你供出来了,言之你不仅与逆贼曹彰有书信联络,甚至想要与贼军里应外合,攻破洛阳!”
没办法.
曹丕南征失利,各方面都有所损失,士族亦是如此。
曹丕看着激动的曹叡,心中有些腻歪,说道:“等下了朝,你便去拜见王后罢。”
他继位之初,夏侯惇便病逝了。
正在曹丕屁股都要离开王座的时候,身穿文官袍服,头戴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冠三梁的陈群站了出来。
曹丕将目光定格在曹仁身上。
百官之所以揪住这件事不放,主要是因为送葬风波发生的时机太过敏感。
片刻之后,他有些无力的说道:“既然众位爱卿都认可此制度,那九品官人法,便施行下去罢!”
然而.
他一败再败,甚至连魏王之位都快坐不稳了。
这岂是雄主所为?
唉~
曹丕叹了一口气,心里想道:若是父王尚在人世,他可会答应百官施行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虽然有弊端,但对于现在的魏国来说,那还是好处更多的。
尚书令桓阶当即起身,说道:“大魏建立以前,由于战事频出,人口流动大,导致地方的治理相当混乱,虽然有举荐人才的相关政策,但在地方人才流失的情形下,这个政策已经很难付诸实现。
但是到了比较动荡的年代,这种方法所展现出的短处是致命的。
国本?
因此,“九品官人法”不仅具备矫正时弊的作用,也能够好好评选适当的人才。
“哼!”
中正评定的品第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
曹植苦笑一声,傻笑一声,跪伏在地,头嗑在地上,那叫一个震天价响。
对于这一点,曹丕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找来心腹谋臣陈群商量,决定对世族大家妥协,而且要想办法寻找一个纽带,将士族大家和曹魏政权的利益捆绑起来。
陈群只是跪伏在地,道:“还请大王三思!”
所以为了稳定这些世家大族的心,“九品官人法”可以说是将选举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从而换取这些家族对曹魏政权的支持,稳定北方局势。
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曹丕眼中杀气四溢。
曹仁的这句话,倒是让曹丕的心情好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