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心中,却已经是有些惶恐起来了。
至于为何惶恐
他的身体,可没有他说的那般轻松。
基本上每日呕血,食欲亦是不振。
看来那副猛药的副作用,不止减寿十年那么简单。
孙登的心中,被一片阴霾遮蔽。
“现今的天下局势,如今吴国遇到的难题,太子可了解过了?”
孙登轻轻点头,说道:“昨日儿臣方苏醒的时候,左辅都尉便与仔细说清楚了三国局势,以及我大吴现在面对的困境。”
这个左辅都尉,自然就是诸葛恪了。
孙权点头。
这个诸葛恪确实是有智慧的,不过却是胆子太大了,做事不计后果,不敲打一番,根本不能任用。
而敲打之后,未必不能成为太子将来的辅国之臣。
“如今天下三分,我吴国疲惫,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实力弱小,以至于被汉使欺负到了朝堂之上,却不敢反驳,哎~”孙权在一边感叹道
孙登在一边说道:“对于汉国,对于那个刘公嗣,我等绝对不能怕了他。”
“太子的意思是,我大吴要准备与汉国之间的战争?”
太子也是主战派?
孙登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与汉国,甚至是魏国的战争,我大吴每日都在准备,大争之世,不就是为了霸业,为了偏安,为了自保吗?便是父王不想起战事,我大吴与汉国、魏国,迟早有一战!”
从长远来看,确实如此。
天下三分,谁都想要做那个一统天下的人。
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战争都是无法避免的。
“现如今汉国咄咄逼人,为何?”
不等孙权说话,孙登继续说道:“只因我大吴暗弱,百姓疲敝,兵甲不强,遂被轻视。”
听自己的儿子侃侃而谈,孙权莫名的有一种自豪之感。
看.
这是我孙仲谋的种!
不比你刘玄德的儿子差多少。
“魏国施行九品官人法,遂得世家支持,政局稳固,加之魏国居于中原之地,百姓众多,在政局稳固之后,国力增强的速度无人能够比拟,听闻其在玄武池操练水军,在洛阳训练十万戴甲之兵,兴兵作战之意,不说便已经知道了,便是徐州臧霸,受其压力,也有与我大吴议和的意思。”
“汉国政通人和,汉帝刘玄德与太子刘公嗣,两人不存疑,汉帝主内,太子主外,听闻荆州、益州,乃至蛮夷之地,多有屯田之所,汉太子征巴地,更是得十余万民,国力提升不比魏国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