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我江东,本居荒芜之地,百姓凋敝,又数起刀兵,损耗国力,如今更是朝野动荡,君臣两隙,在魏国与汉国实力提升的时候,我大吴的国力,反而倒退,此消彼长,这才是汉国使者敢如此猖獗的原因。弱国无邦交,尊严是靠打出来的。”
孙登的一番长篇大论,让孙权很是满意。
“只是局势如此,我大吴要如何改变暗弱的局面?现在面对这汉国咄咄逼人之势,又该如何破解?”
孙登说道:“现在我东吴国力暗弱,无法为汉、魏之敌,应当提升自己的实力,再图以后,汉国之要求,我等可以酌情答应,开商盟,对我大吴的实力恢复,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主和?
孙权眉头紧皱,再问道:“如何提升国力?”
咳咳。
孙登咳嗽两声,继续说道:“提升国力,首要一点,便是政通人和,听闻如今朝堂君臣生隙,应当先让君臣一心,方才可图大事,而后奖励耕战,积蓄实力,再选善于练兵之人,练出精锐步卒,甚至可以向魏国买马,组建骑军!”
“骑军乃是魏国把持,连汉国都无太多战马,魏国可会资敌?”
“魏国当然不会资敌,但是,若我江东以高价走私,未必不能买来战马。”
走私?
孙权愣住了。
“我江东舟船可乘风破浪,若是乘风破浪,跨海而上,直到幽燕之地,以重金买马,可有可能?”
富贵险中求,若是他吴国给的钱多,愿意卖马的人还是很多的。
况且。
现在的幽州,还是公孙家的势力,他们可不怕魏国,买到战马,似乎也并非是难事。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很好的建议!”
吴国陆战不行,还不是因为没有战马?
若是有了成建制的骑兵,未尝不可与魏国、汉国大战!
他早就被吴国的步卒的战斗力给烦死了。
若是吴国能够建一支强军,那便是他扬眉吐气的时候。
“我吴国若想在三国之中久安,那便不能兴兵事,广陵之争,父王或许可以答应与臧霸议和。对于汉国与魏国的要求,只要不过分,都可以先答应了,我们要装出一副没有威胁的样子,这样,汉国与魏国之间,方才敢生大战,而汉、魏两国战事一起,便是我吴国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之时。”
孙登目光灼灼,再说道:“到了汉魏两国相争之时,我吴国国力日盛,待其两败俱伤,未必没有机会!”
先装死,示弱。
如勾践卧薪尝胆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