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朝廷走得很近,被大力扶持,经过李虎、李慕两代人的辛苦经营后,到了第三代,已经是略阳首屈一指的大族,所以当代家主李庠才有被征辟到洛阳的待遇,在胡人之中,只略逊于刘渊和拓跋沙漠汗一筹。
前文说过了李庠的事迹,在此不再赘述,而他的这四个兄弟,也都是当地著名的豪杰。
李庠的大兄是李辅,字玄政。虽然名字中带有“辅”和“政”字,可实际上,李辅是略阳著名的大力士,曾在山林中亲手狩猎过老虎,同时能开五石弓,是氐人中公认的大力士。
李庠的二兄名叫李特,字玄休。李特的履历与李庠相比毫不逊色,他少仕州郡,饱读兵书,雄武善骑射,性情沉稳又刚毅有度量。尤其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平日里调解各部矛盾,收揽人心,李特居功甚伟,因此与李庠并称为“双璧”。仅因为外貌和谈吐不及李庠,最后将族长之位让于李庠。
李流,李庠四弟,字玄通。与三位兄长不同,李流勇武与胆气不过稀疏平常,但他为人谨慎,富有智谋。此次齐万年作乱,是他提出建议,可以迎合齐万年,但不过度参与战事,将重心放在南下武都,招抚流民,积蓄实力。使得略阳李氏的势力飞速发展,达到了现在十余万众的地步。
李骧,李庠五弟,字玄龙。这位李氏家族第三代的幼子,也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李骧虽然样貌平平,沉默寡言,常常不引人注目,可做事极为果决。一旦动起手来,真是迅疾难测。在攻下武都的战事中,李辅是开路先锋,李骧便是致胜奇兵,两人配合,可谓是攻无不克。
而在李氏家族中第四代的青年才俊,更是数不胜数,除去李雄之外,还有李始、李离、李云、李保、李国、李明等等。再加上李氏家族联姻结交的汉氐豪杰,可以说,李氏家族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其蟠根错节的程度,要远远甚于齐万年。
越是清楚略阳李氏的势力,刘羡心中越是心惊。尤其是亲眼看到下辨周遭的情形,在这里聚集的流民就有数万人,可贫困之间,却可见秩序井然。阡陌上行走的一些流民,躲到路边打量着通过的晋军,眼神中毫无敬畏。
随行的将领多沉默不语,就连孟平也在路上看出不对来,他趁李雄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对刘羡问道:“使君,李氏如此强盛,完全有能力与官军一战,为何主动投诚呢?”
刘羡只是说:“他们家有不少智者,应该看清了大势吧。”
听说安乐公世子兼平西军司刘羡领军来到,前洛阳中军骑督的李庠很快便带族人下城迎接。
论身份,刘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