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组的组长是地区农业局的一名副职,姓万,叫万勇。这人是个急脾气,一来就开始查账,想要知道大队去年的收支到底是什么情况。
方唯带队迎接了考察组的到来,并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
接下来他就很少露面,接待工作由郑虎和刘会计负责,每天都有回答不完的问题。
万勇注意到大队支书总不见人,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郑虎一句。
郑虎当然是尽量帮着遮掩,万勇就不太高兴。
他这次来队来考察,说实话是地区想树立一个典型。特别是曾庆对这件事很上心,考察组出发之前,人家还特意为方唯说了不少好话。
结果万勇等人来了之后,方唯几乎很少看到人影,连敷衍都懒得做。如果不是看在曾领导的面子上,他肯定会发脾气的。
查完了账,考察组又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了下塘大队的工作成绩。
“万组长,这个下塘大队真的了不起。不仅在农业育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副业、林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耀眼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发现大队在分配上大手大脚,完全不符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指导思想。
咱们的结论不好写啊,这个方唯同志就不知道低调一点?”
考察工作基本结束,万勇等人借用了二队的会议室,举行了闭门会议。
现在大家都很头疼,因为反差太大,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下结论。
下塘大队在农业生产上、在发展副业经济上,都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绩。
特别是队里成立了医务室、小学和托儿所,为广大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些事都给考察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吧,这个下塘大队实在是太高调,超出普通大队社员收入的好几倍。
还有物资分配,社员和知青的人均肉食占有率、食用油占有率、鸡蛋占有率,连他们这些城里人看着都眼红。
现在的主流还是提倡艰苦奋斗,富裕队应该把绝大多数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上,而不是分光吃光。
“作为下塘的支书和前大队长,方唯同志无疑主导了队里的工作。我们是不是和他谈一谈,问问他是怎么想的,看我们在报告里能不能替他遮掩一下。”
大家对下塘大队还是抱着维护的心态,他们来的目的是树典型,现在看来这个典型不好树立啊。
但不管怎样,能遮掩的地方还是要尽量帮忙的。
组员议论纷纷,万勇觉得很有讽刺意味。这些人都在替下塘大队想办法,结果作为大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