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扫过沙盘,“银沙湾的沙其实来自三千年前的河床。”
在风力侵蚀实验台前,汉娜把风速调到五级。人造沙暴呼啸着扑向玻璃罩内的微型胡杨,卢勇的平板突然弹出地质预警——实时数据与展馆模型形成诡异共振。当胡杨最后片叶子被风扯碎时,汉娜猛地关闭开关,沙粒落定的声响里混着她急促的呼吸:“比大庆的风还凶。”
正午的沙地烫得能煎蛋,汉娜却执意要试沙疗。她把自己埋进晒得发烫的墨玉砂中,发梢的盐粒在高温里析出晶。卢勇握着温度计蹲在旁边,表盘指针在临界值颤抖:“再十分钟就得脱水。”话音未落,沙堆突然塌陷——地底输水管道的震动惊醒了休眠的沙蜥,汉娜跃起时带出的砂砾在空中划出金色弧线。
沙漠绿洲餐厅的玻璃幕墙外,光伏板阵列正在正午的阳光下翻转角度。汉娜戳着骆驼奶布丁上的胡杨叶装饰:“和龙凤湿地的芦苇根味道好像。”卢勇的叉子悬在半空,他的注意力被窗外奇景吸引:喷灌系统启动的瞬间,七种耐旱植物次第开的延时效果,像快进的生态修复纪录片。
在仿西夏地宫改建的vr体验区,汉娜的头显设备突然卡顿。本该出现的沙漠古城遗迹变成乱码,她摘掉设备时,发现真实世界的墙壁正在渗水——屋顶的冷凝管破裂了。卢勇用景区手册卷成漏斗导流,泛黄的书页吸饱水后,竟显露出十年前银沙湾的卫星地图残影。
黄昏的越野车冲浪项目让汉娜紧攥安全杠,沙丘背阴面的冷气与阳面热浪交替拍打脸颊。当车辆跃上最高点时,她突然松开双手:“看那个!”落日余晖里,石油井架与光伏电站同框,钢铁与玻璃的棱角被沙粒打磨得圆润。卢勇的防水相机自动连拍,后来洗出的照片上有粒沙卡在镜头,成了所有画面中永恒的金色噪点。
夜宿星空帐篷的汉娜辗转难眠,她撩开帐帘的刹那,银河正垂落在沙丘曲线之间。卢勇的激光笔突然在身后亮起,绿光点连接起天蝎座的心宿二:“古河道走向和星图子午线重合。”她顺着光斑望去,发现远处治沙站的灯火恰好填满了猎户座的腰带。
凌晨的沙暴预警来得突然,汉娜在应急灯下整理标本盒。卢勇用胶带加固帐篷时,意外撕开了夹层的防水膜——2008年的《银沙湾治沙日志》残页飘落,泛黄的钢笔字记载着某株梭梭苗的成活史。两人头碰头读到最后,发现观测日期正是汉娜的农历生日。
风沙暂歇时,汉娜的纱巾已裹满沙粒,沉甸甸像条沙袋。卢勇用毛刷清理单反相机,cmos传感器上嵌着的沙粒让他想起盘锦海滩的盐晶。当第一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