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傻钱多,
这时内侍已经过来发纸笔,
李博义兄弟有些急了,让他们写,咬断笔杆都写不出一句来。
“无逸兄,帮帮忙,你要什么随便开口。”
“不是我不帮两位大王,实在是我怕写出来,被陛下识破,到时反会更难堪啊。”
可两人根本听不进去,只想让李逸帮忙写首诗应付过去,或许到时这么多人的诗,皇帝也不会看到呢。
“浅水伯先前送祥瑞,十五两黄金送一个金薯,如今就也十五两黄金送我们首贺岁诗嘛,帮帮忙了,回头带你逛西市玩胡姬。”
十五两捉刀做首诗,这价格很划算啊。
“好,那我说你们写,看着点四周。”李逸压低声音。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李博义抢先下笔,
一笔字挺呆板的,但还算工整。
抄完,李博义兴奋的满面通红,李奉慈却急了,“赶紧给我也做首,”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李奉慈赶紧抄完,也是长松口气,哥俩也不管这诗到底写的啥意思,只觉得这是应景的贺岁诗,绝对符合旨意。
两人就想上交,李逸赶紧叫住,
“等到大家都写好时再一起交,别引人注意。”
“对对,别引起陛下注意,”李奉慈嘿嘿一笑。
“无逸你也赶紧写一首,一会我们一起交。”李博义道。
李逸提笔,也写了一首。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椒犹未举,灯前小草写诗赋。”
一杯椒酒,三首贺岁诗。
李奉慈兄弟俩连连叫好,“无逸大才,厉害。”
很快,内侍来收诗,
皇帝让几位宰相重臣一起点评,挑出其中优秀的让内侍诵唱,并予以赏赐。
民部尚书刘文静拿着一首诗,“这首诗不错,应景又喜庆,”
“原来是秦王所作。”
李渊伸手,“哦,让我瞧瞧二郎的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嗯,不错,写出了宫廷除夕守岁的欢乐景象,寒去春来,梅飘香,烛火通红,君臣在新旧岁交替之际的欢乐,好诗。”
于是内侍遵旨把李世民的这首贺岁贴在了屏风上。
“夷,这两首诗也还不错啊。”纳言陈叔达拿着两首诗。
正是李逸帮李奉慈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