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242呼吁全国企业像哲通电力学习!
周二,刚发完工资没几天柯沙就接到了上面的通知,需要他去到集团总部也就是滨海厂区报道。
至于这次出差的原因也很简单,集团需要对姑苏庞大的电力基础建设进行一次“估价”,除了会计和精算师这种工职,电力工程师和熟悉一线的电力作业人员也不可缺少。
他们会组成一支哲通电力的“估价团队”,最后评估出姑苏这个电力市场的基础电力建设价值几何。
接到这个通知后柯沙还是很高兴的,至少这证明了集体对他在一线的工作是很认可的,他有这个能力去为集团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而且他们去到总部的“评估团”后还会有集团专门发的津贴,这个月的工资又能比正常情况下高出不少。
毕竟大部分去总部都意味着离开自己的工作单位然后去到姑苏得待好久,所以是有外勤也就是出差津贴的。
收拾好东西,第二天一早柯沙就在林城坐上了去到权河市区火车站的大巴。
乘坐集团为他购买好的火车票,他会直接到达滨海,然后统一去到集团总部。
……
一百一十五个亿,听起来可真不少但也不夸张。
但林哲不可能答应下来,自古以来做生意无非就是一个抬价砍价的过程。
姑苏这么一大块市场用户基础在这儿,这是一个价格,另外他们之前投入基础电力建设是一个价格。
用户市场出让这块林哲心里预估有个数,和闻昊空提出来的差不多。
但基础电力这块的价格就不一定了,毕竟他们究竟了多少别说林哲了,就是他们也没个拿的准的数字,毕竟七八家电力公司合起来谁说多了谁说少了都不能确定。
另外还有磨损程度,当初一百万铺的一块电路,现在总不能按照八十万的价格就给林哲,得看成色和磨损程度如何决定。
林哲得安排人过去做评估,评估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包括地下各个县城和主要乡镇的线路需要的人可不少。
所以得从集团内各个厂区抽人过去,反正这个厂区调几个“好手”那个厂区调几个“老手”,外加电力工程师和精算师会计那些一起组成。
这样每个地方少不了多少人,影响不了正常的工作。
就从集团内部出人,林哲放心。
……
当天中午,柯沙他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总部。
这次从林城一共抽调了五个人过来,柯沙他们几个相熟的自然都是站在一起,另外还有其他厂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