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的人,加在一起一共得有好几百号人。
他们要在这里培训两天,接着出发姑苏。
说是培训,其实就是由有经验的师傅给他们介绍一下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他们做出的数字必须尽可能的保证真实,这才可以帮助到集团做出最终的决策。
……
两天后,哲通电力“估价团”抵达姑苏。
到了姑苏,这边的厂区虽然还没有投入正式使用,但别克汽车工厂那边已经早早的把集团购买的供电车运了过来。
全部都是崭新的车子一排排的停在集团姑苏厂区的地库里面。
这倒是便宜了柯沙他们,能在这里开到最新的别克鹰隼,而且随着别克工厂那边的完善,现在出厂的这些哲通电力“特供车”和最初供给集团的版本已经有了不少变化。
变得更加舒适更加适合电力部门使用。
这可是实打实用量变堆积出的质变,当初最开始哲通电力只是一单只要几十辆车的小买方,现在已经成了一单至少几百辆的大买主。
而且他们和别克可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于情于理别克那边都为哲通电力做出了最大程度的优惠。
包括这边像是柯沙他们这些一线电力人员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馈过去,最后他们都会慢慢的进行改变。
在国内,别克的客户只有哲通电力有这个待遇。
毕竟虽然哲通在他们别克整体销售量当中占比不是很高,但单个客户群体当中哲通电力已经成了哲通在国内最大的客户。
他们自然会为哲通电力进行一些改变。
……
当初柯沙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加入哲通电力集团林城的电力作业部门,成为了电路维护部门的一员。
现在过去了这么久,柯沙已经成为了哲通电力林城电路维护部门的一个班长,单独负责一个电力作业班,依然还是一线的工作。
在工作中自然也积累起了别人无法看到的经验。
这也是柯沙这次能到总部来出外勤的原因之一,来到姑苏厂区的地下停车场,打开车门柯沙一屁股坐在驾驶位上。
嘿,之前他们就没少抱怨过鹰隼这款车子车内控制的按钮有些过于分散,这样不是很方便。
现在这辆车上的控制按钮已经集中在了一起,开起来舒服不少。
“走,哥几个咱出发去咱负责的小区。”
说着柯沙启动车子,等到他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全部上来之后开出了地库。
和电力作业班的配置一样,他们评估团队也是五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