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支持之前,他已经在业内打滚十几年,底蕴不俗,也是一个腕儿;那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崛起就百分之百是杰夫的功劳。
2000年拍摄完“记忆碎片”之后,克里斯托弗在业内收获不少好评,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拍摄了两部小成本电影的独立导演,没有资历、没有人脉、没有更多自我证明。
可是,杰夫顶住巨大压力,不仅将“蝙蝠侠前传”三部曲打包签约会给了当时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克里斯托弗;而且还当家作主地给了克里斯托弗五部作品的协议——
这份协议保证,克里斯托弗能够在“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之外,拥有两部作品的创作自由,由他来创作自己想要拍摄的剧本和项目,即使项目再荒谬、再不可思议,杰夫还是将作品的决定权和控制权放手给克里斯托弗——
杰夫遵守了自己的约定。
于是,“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诞生了。
自那时候开始,克里斯托弗就和华纳兄弟整整合作了二十二年,一直到2022年,华纳兄弟转向制片人核心制度,杰夫也已经离职,他们的所有心力全部放在开发dc宇宙之上,克里斯托弗这才首次离开华纳兄弟。
“奥本海默”,克里斯托弗和环球影业合作。
正是在杰夫的坚持下,华纳兄弟和一批优秀而稳定的导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除了上述两位之外,还有——巴兹-鲁赫曼(buz-luhrmann),托德-菲利普斯(todd-philips),扎克-施耐德(zach-snyder)。
顺带一提,在李安还是籍籍无名的小导演时期,杰夫就看好他的前景,数次项目都希望交给李安执导。
可惜,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华纳兄弟对亚裔导演的排斥依旧非常严重,以至于他们错过了“断背山”,又错过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一直到后来,杰夫从华纳兄弟离职,一方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第八工作室;另一方面在索尼哥伦比亚担任要职,这才成功促进李安的合作,诞生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可以这样说,杰夫是一个商人,却是懂得拿捏分寸、尊重才华的商人,他对导演的放纵,带来一系列糟糕的后果,比如扎克-施耐德执掌dc宇宙,引发争议;但更重要的是,他为华纳兄弟带来了辉煌十年。
千禧年之后的第一个十年,华纳兄弟几乎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不止北美,在全球电影市场也同样强势。
现在,这位光头,就站在安森面前,甚至不等达伦介绍,就已经主动伸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