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郗归反问一句,并不太相信。
郗家在会稽有庄园和商号。
郗归接手京口势力后,又派了一队人前往三吴之地经商。
这些人带着郗归提供的西域商品和内造之物,很快便打通了当地的上层市场,接着进一步地、以自制的精巧奢侈品为货物,赚取了不少吴姓世族的银两,然后便在不影响市价的情况下囤积粮米,以资京口。
与此同时,郗归也从来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于三吴动乱的警惕。
她让长期居留当地的人手加固房屋,挖掘地道,蓄积水粮和木质武器。
还以高平郗氏的名义,逢年过节便施粥赠药,扶助穷人。
建康和吴地的人都以为,高平郗氏是想洗刷被郗岑带累的名声。
郗归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她只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一些人,权当是为阿兄积福。
又或者,让派去当地的人手通过这些举措结些善缘,以免有朝一日动乱发生,这些人在混乱中伤了性命。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深入群众”的举措,郗归才更加深切具体地了解到,三吴贫民究竟过着多么艰难的日子。
第69章茧房
如果说京口贫民的困顿,是因为去年接连发生的天灾,那么三吴贫民,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一代比一代更加艰难、更加没有希望的日子。
连年的劳作,甚至不能做到温饱,一旦有人生病,便要卖妻鬻女、典当田产。
就这样,失地贫民越来越多。
他们要么成为世族的佃客,负担高额的田租;要么卖身为奴,从此荣辱不由己,生死不由己。
可是,人人皆有求生之心,兔子逼急了尚会咬人,那些贫民的生活如此艰辛,倘若真到了如陈涉吴广般“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的地步,焉知不会无所顾忌地揭竿而起呢?
毕竟,纵使是锄耰棘矝之徒,也是有反叛和破坏的能力的。
江东百姓向来悍勇,若是出了什么事,恐怕很难收场。
因此,无论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吴地乃至江左的安定,郗归都不希望王定之成为会稽内史。
但木已成舟,她无法挽回。
与其将心思花在这样无用的事情上,还不如好好想想京口未来的打算。
北秦军队在江北劫掠,使得江淮之间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惶惶不可终日。
郗归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朝廷下旨,迁徙一群淮北流民到京口。
如此一来,流民们可以过上更加安稳的生活,京口也可以补充些了解江北形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