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能靠出口了。
东西靠出口当然是对的,但若是只依靠出口,市场波动太大了,尤其是真正细水长流养活工厂的工业配件,终究是欠了点稳妥。
丰田纺织,是世界第一大纺织机工厂。
现在他搬迁过来的都是精华,即使不考虑发展,要维持以前在日本时那么大规模的纺织机,全靠出口的话,难。
郑毅看出了他的顾虑,知道他刚来,不好意思说,也没有开诚布公,索性他自己挑明了道:
“南洋这地方,人口潜力的上限确实是太低了一些,就说槟城吧,眼下,最大的发展瓶颈是土地和住房。”
“槟城本身就小,就算是一直往外扩建,槟岛却是同样也不大,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至多也就新加坡的三分之一。”
“不过,不管怎么说,土地的问题,还可以想想办法,整个槟岛毕竟只开发了十分之一左右,
退一万步说,实在不行还可以填海,亦或者直接把中间占据一全岛一多半面积的升旗山脉给挖开,挖空升旗山区周围填海,只要有人有钱,也不是做不到。”
“但人口不过确实是硬伤。全南洋的华人一共也就一千多万,我没来马来亚之前马来亚的人口一共也就有个三四百万的样子,还得算上新加坡。
而且马六甲那边的华人大多都是不会说中文的土生华人,这些土生华人中的富豪和精英阶级虽然有来槟城置产,但是大部分土生华人还是留在马六甲,不可能跑到槟城来的。
总人口潜力,三百万也就到头了,而现在,光槟城就已经三百多,甚至将近四百万的人口了。”
当然,马来亚总人口四五百万指的大部分是青壮年和劳动力,郑毅的三四百万是因为槟城人大多已经把老婆孩子给接过来了。
如果不接老婆孩子过来的话,槟城的人口也就一百多万,不到两百万。
但尽管如此,可以说马来亚,乃至大半个南洋,能过得来的华人基本都给他吸这儿来了。
吉隆坡那个好端端的华人城市,都快让他给吸空了,甚至连新加坡都被他吸了差不多一半左右的人口。
南洋华人这边现在连割橡胶和挖锡矿的老本行都不怎么愿意做了,好多矿厂和种植园又都重新让回给了印度人,大量的雇用印度人打工了。
挖锡矿,实在是没有去槟城当建筑工人赚钱,那大家还挖锡矿是图啥嘛。
但他这么能吸,国内的老婆孩子也都已经吸过来了,也就三四百万。
正常发展的话,槟城的人口数量到头了。
甚至整个马来亚的人口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