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也到头了。
即使不考虑英国人不让华人种粮食的问题,就算全种上粮食,马来半岛的粮食也依然不能自给。
现代的马来西亚粮食自给率才百分之三十几。可眼瞅着要打二战了,到时候海上航运不便,万一哪一年粮食进口出了问题,那就全完犊子了。
丰田利三郎:“三四百万的人口,就算这其中有两百万的劳动力,这……能给纺织业的,应该很难超过五十万吧,
五十万人从业,对本土纺织来说,至少郑先生您想要引领世界纺织业的话,差得,恐怕是有点远的。”
“更何况,郑先生您是世界化纤之王,我刚刚在北边的新城槟城安顿的时候,发现一共有四家的大型石油炼化和化工厂已经在施工了。”
郑毅:“对,你们是挨着做邻居的,这四家新厂中我增加了氯化工艺,可以大规模生产硬塑料,
正好可以给你们纺织机做原料,您是纺织机领域的专家,塑料能在纺织机上做什么应用,您一定比我懂。”
丰田利三郎:“我听说都是几千万美元的超级工厂,是日进斗金的,这四个厂的化纤生产……”
郑毅:“化纤年产量……加上那三个老厂,三百多万吨吧,后化部分比之前的三个厂,还是有进步,也各有侧重的。”
丰田喜一郎大略算算,道:“三百万吨化纤,相当于一千八百多,接近两百万亩的田,按40针,63寸的尺度和针脚计算的话,能织大概四百亿米的布。”
郑毅一愣:“多少?”
“四百亿米。”
“你是不是算错了,四百,亿?”
丰田利三郎:“错不了,这还是往少算的,都是纯纺,如果混纺的话,那就更多了。”
郑毅:“…………”
四百……亿?
全世界一共才多少人口啊?
也就二三十亿吧?
换言之这点化纤,差不多能保证全世界用,每人每年消耗布匹大概二十米?
当然,化纤这东西还可以军用,工业用,但真要投产的话,那这化纤的价格肯定是要被打下来的。
丰田利三郎:“目前为止,化纤仍然几乎是我们独门的垄断生意,至少数年之内,利润还是有保障的,顶多,是不那么暴利罢了。”
“嗯。”
利润肯定是有的,不存在饱和的问题,郑毅上辈子的时候化纤这玩意的全球年产量早就都一亿多吨了,光中国一家就产了将近七千万吨,也没听说过有滞销,卖不出去的。
丰田利三郎:“化纤最赚钱的时候,恐怕就这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