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郑毅和槟城的华人都只买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多都是槟城的日侨。
丰田利三郎买回来的纺织机比谁都多。
他们本来手上就有大量的日元,现在人在槟城,这些日元反正也没什么地方,本来,他们也是要凑钱给郑毅,给国民政府,捐钱抗日的。
现在按郑毅的宣传和各种支持,开纺织厂,就算是抗日了。
抗日,他们可太踊跃了啊。
那点破日元不赶紧用来买纺织机织布,留在银行里发霉么?
尤其是郑毅还给了他们这么大的支持力度,三通一平,减税,还给廉价化纤。
这年头掺了化纤的布匹根本就不愁卖啊!这不是捡钱么?
一连半年多,郑毅每天都忙得跟个陀螺一般,除了关注槟城地道,着急另外四家石化厂的建设,以及他和侯德榜教授合作的硝酸铵制备工厂之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南洋纺织上了。
槟城是肯定搞不了的,郑毅也不得不进一步的发展仰光,乃至马来亚的其他地方,他甚至连曼谷都去了两趟,于暹罗军方也展开了更多的合作。
暹罗排华之后暹罗的华人,尤其是富商阶级几乎都成了暹罗的白手套,跟军方的关系反而变得更紧密了。
直至忙忙活活了好几个月之后,才猛的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是有点上头了。
其实,他原本是没打算做到这一步的啊。
在他原本的设想里,二战么,反正结局都是注定的。
给祖国该捐钱捐钱,别捐太多,守着槟城这么个小地方,有吃有喝有钱有权的过小日子,
等到日本侵略东南亚的时候,拼着全城的生产全停,顽强的抵抗一年,甚至一年都用不了,肯定就能打跑日本人。
到时候他只要让槟城恢复生产,躺赢啊,还能混个战胜国身份。
二战后英国工党上台,就是殖民地大甩卖了,到时候他想独立就独立,想留下就留下,控制个傀儡随便控一控,至少马来半岛也是稳拿的。
发骚了就自己上当国王,发扬风格了就搞共和,要是想逃避责任,那就搞了财阀隐居幕后,那这小日子过得,得多舒服啊。
他甚至都想过,要不就像二战后的文莱国王一样,直接在胜利后彻底退出公司管理,然后娶一大堆媳妇,生一大堆孩子,每年靠分红,就过全世界所有人都羡慕的日子,坐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到处乱飞,谁见了都要尊称一句狗大户。
这多好?
本来这才是他的目标啊。
他原本连仰光这个分基地都不想开的啊。
槟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