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口粮都无法保障的时候,伪军自然就更无法保障,当伪军的粮食安全无法保障,伪军自然就成了友军。
却见郑毅招了招手,示意杨少民过来,让黎莉莉为其加了一把椅子坐下,却是开门见山地问道:“帮我问问,最近半年,从华北逃难进根据地的难民,大概是有多少”。
“好的,郑先生。”
答应了一声,杨少民竟是直接当着郑毅的面,让人拿来电台,直接将电台放在桌子上当场就询问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电报传回来,道:“有结果了,最近三个月,从华北地区转移到根据地的百姓……超过了一百万。”
“嗯。”
郑毅点头,心里却是也已经有数了。
来之前他就听丰田利三郎跟他汇报过,纺织战争虽然只是刚刚开始没多久,但却已经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战果,
日本布在南洋自不必说,在中国国内的销路这段时间以来也几乎是直线下跌,惨不忍睹。
本来,37年-40年这段时间,应该是日本纺织业在沦陷区大肆攻城略地,榨取中国市场最后的一点利润,这笔利润,对军事占领来说也称得上是不无小补。
而如今,南洋和中国到处都充斥着南洋布,日本本土的纺织厂因为大量的纺织机被偷,纺织机零件被偷,偏偏又没了丰田纺织,这一纺织业的支柱企业,连纺织机的维修配件的生产效率也极其的低下。
自然就导致日本纺织业现在面临市场萎缩,生产成本又上升的窘境之地。
南洋布当然不可能浪费珍贵的滇越铁路运力进入中国,但布匹这种东西,不用浪费铁路运力,靠走私就能入关,甚至干走私的还是他们日本的商人和军官,根本都用不着郑毅操心。
简言之就是经营华北让他们赔得更惨。
种种迹象表明,华北,山东方面,日军似乎是提前进入到了40年,甚至是接近41年时的一个状态。
华东方面的情况不清楚,应该会比之好上不少,毕竟有水路运输撑着,但是国军在正面战场更硬,消耗必然更大,而且水路交通便利,南洋布也一定更好卖。
战局上都未必顺利,经济上就更不必说了,铤而走险攻击英国货船就是明证。
郑毅想了想,却是对黎莉莉道:“一会儿,可以联系一下你父亲,我打算再给他们投资点钱,现金,有美元,还有日元。”
“另外陇老哥,给八军的支持力度可以再加大一点,冯将军,傅将军,乃至阎将军那边,我可以跟他们说,让他们也配合你们。”
“敌后根据地的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