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迁移的人口总有个头啊,而且速度相对太慢,新来的新客也需要时间来同化。”
“而其二,就是扩大我们的基本盘,而不是只认南洋华人,老实说,有些时候同为华人的自己人,都不见得有那些归化了的外人靠谱。”
“眼下咱们南盟除了华人之外,最可靠的就只有马来人了,还还必须得是亚罗士打,吉打州的马来人,稍微拓展一点,也是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人,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上也都有马来人,可你信得过他们么?”
“整个马来半岛,所有的马来人加起来才多少?也就是三百多万吧?够干什么的啊?杯水车薪吧,除了马来人,我们还可以信谁?”
郑毅:“不会是印度人吧。”
“不,是泰族人,大泰族人。”
“大泰族?”
“掸邦的掸族,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以及暹罗的泰族人,本来就是同文同种的,我最近一直都在想,你说暹罗那边搞的那个大泰族主义,是不是其实也是有点道理的呢?”
“战争后期的时候,老吴,吴爱华不是就已经回曼谷去了么?我听说现在暹罗的事,基本上大半,他还是可以做主的,因为他现在改回了潮州身份,越来越多的原本取了泰姓的华人都开始恢复了华人的身份。”
“虽说,暹罗如今也算是战胜国吧,但其实谁都知道,他这是取了巧了,有着吴爱华在,泰族人自然会比其他的民族更可信一些。”
“掸族人,本来就与我们颇有渊源,抗日期间,更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战友。”
“阿萨姆人,本来与咱们南洋华人接触得就多,马来亚这边种橡胶的印度人大多都是阿萨姆人,如果开辟一条走私通道,而他们和印度的主流的达罗毗荼人闹僵,乃至反目,那他们除了依赖咱们,还有其他的路可走么?”
“大泰族……这个概念可真的很有意思,泰族除了在暹罗,成为了主体民族之外,啊~,这个族群好像在整个东南亚,到处都有,而且到处都受欺负啊,如果到时候东南亚的各族都独立,这些泰族,会不会人人喊打呢?”
郑毅:“就像中东的库尔德人一样啊。”
李孝式:“什么库尔德人?中东那边的事情,我就不太了解了,哇~,你的知识可真是广啊,但总之,这样一个人人喊打的,到处惹事儿的,偏偏其主体泰族与咱们还有这么深的渊源的一个民族,岂不正适合做咱们整个南盟第二梯队的基本盘么?”
“即使阿萨姆邦真的独立了,而且我们与印度也因此而变得水火不能相容,以后永远的失去了印度庞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