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个意思,所谓的国际政治,看透其内在,不过是操蛋的家常里短罢了。普鲁士王国的威廉一世与首相俾斯麦都是有雄才大略之人,立志于统一德意志诸联邦,在欧洲大陆与法兰西争锋。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好大不列颠帝国,联姻就是最好的方式。
1856年,普鲁士王储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一世举行盛大婚礼,迎娶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为王储妃,在欧洲轰动一时。
这为进一步密切英、普两国关系奠定实质性基础,也成为普鲁士腾飞的伊始。
英国有意识的扶持普鲁士,在欧洲大陆形成法,普,奥,俄四强争霸的格局。
这符合英国的战略利益,会令英国的外交更加游刃有余,通过扶持和打压其中的一方,来主导欧洲大陆的平衡局势。
英国外交中的“欧洲大陆平衡政策”,就来源于此。
这个时代有英镑贸易圈,有法郎贸易圈,唯独没有什么美元贸易圈,这种新奇的提法听都没听说过。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英法两强在世界上的垄断性地位,离开他寸步难行。
楚国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融入其中。
楚王郑国辉端起有些冷的茶水喝了一口,在脑海中反复衡量当今世界大势,南洋地区的一超诸强争霸格局。
片刻之后,嘴角噙出一丝笑意。
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楚国出兵占领新加坡,血洗西贡都可以称得上是打破地区平衡的奇招,效果非凡。
占领新加坡,狠狠打了英国人的脸,这让法国人心中暗自叫爽,再看楚国的眉眼都觉得顺溜多了。
血洗西贡,将法国人的骄傲狠狠的踹入凡尘,践踏的体无完肤。
英国人只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声的叫“妙哉!妙哉!”“这是我一直想做、却没机会去做的事。”“太踏马爽了”。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占领了新加坡,得罪了英国,取悦了法国。
血洗西贡,取悦了英国,狠狠得罪了法国。
负负得正,在见识到楚国强悍的军力后,却能够得到英法两强的另眼相待,战后谈判也会变得容易多了。
法国人的态度不重要,关键在于英国。
所以占领新加坡,血洗西贡是一整套攻略方案,二者缺一不可。
单独占领新加坡,那将会彻底惹怒英国。
若同时辅以血洗西贡,打的越狠越好。英国人感受到的冒犯就没那么强烈了,私下里还会有些开心。
楚王郑国辉敢于这么做,一方面是英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