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宽的清澈河流连接两岸。
道路上还有些坑洼积水,一眼看过去星星点点的不少呢。
但道路的整体情况相当不错,楚王郑国辉走下马车来,特意用劲踩了踩,道路的基础相当坚实。
知府曹玉秀在一边详尽的解释说道
这些道路都是严格按照道路施工条例修建,由夯土层,石灰层,粉煤灰层,碎石层,粉煤灰层,再加黄土层夯实筑就。
道路两边都挖了标准排水沟,每隔一公里树立一块里程碑,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每周都有拉着黄土的马车维护。
楚王郑国辉点点头,转头看向广袤的田野。
田野中的秋季稻已经完全收割了,田垄中的缺口全部封闭,台风带来的暴雨将田垄里灌满了水,远远看去一片波光粼粼。
这就是变灾害为利的最鲜明例证,抢先收割完的稻谷地里,若是完成了烧麦梗,翻土,耙平,这下蓄满了水,很快就可以栽种晚季稻了。
时间抓的好,这得省下多少功夫?
楚王郑国辉又走到石桥边,然后有兴趣的听着知府曹玉秀介绍起来。
这座石桥长38米,由11名华人工匠和162名土著苦役犯建成,历时一个半月。
整座桥都是由大石砌筑而成,一个圆拱跨越而过,在大圆拱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小型圆拱,用于分担重力。
修建的时候
是在下面建成木桥,然后用胳膊粗的木材建成一个圆拱形状,表面铺设薄板,形成稳固的半圆形框架。
然后用块石砌筑,兑了糯米浆的水泥勾缝,就形成了跨越河两岸的圆形石拱,方法简单而坚实,能够用很长时间。
楚王郑国辉还特意走到桥边,用力抠了抠石缝中的混凝土,扣几下没扣动,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此时在他的身后,知府曹玉秀已经震惊的张大了嘴,同知郭鲁明亦是如此,包括卡加延府的一众官员们。
楚国的所有官员都知道,楚王视察那从来做不得假,有任何一点都会被发现,说目光如炬都谦虚了。
就这做派,谁敢在楚王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
后来,知府曹玉秀对好友曾言道;
“当陛下手伸过去的时候,我的心害怕的都慢了半拍,生怕陛下扣一块泥灰下来。好在老天保佑,总算度过了这一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