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皆一视同仁。做不到这些,那么必须退出东非之角。
如此咄咄逼人的强硬态度,令楚国君臣就像吃了苍蝇似的难堪,可偏偏又毫无办法。
只能忍了这口气,耐心的做解释工作。
楚王郑国辉说道:
“当今世界上,欧洲始终是世界舞台的核心,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与俄国人是领衔主角,这种局面在未来的五十年也不会改变。
英国佬本王惹不起,只能容他猖獗一时,且待日后走着瞧。
现阶段
在国际舞台上,该当配角还是配角,当隐忍为上,总不能抢了主角的风头。
古语有云,不欺少年穷。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这句古老谚语同样适用,时间的优势在我一方,现在唯有积累方是上上之策。”
“微臣明白,当以越洋外交邮件的方式,仔细叮嘱赴欧外交使团一行。”李鹤章神情郑重的回答说道。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对楚国的观感极为不好,早在数年前,就曾强烈抨击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的上届自由党内阁没有远见,无视大不列颠帝国的利益,放任区区一个南洋小国肆意做大,甚至将手伸到了澳洲去……
1874年2月,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迪斯雷利以70岁的高龄,受命组织他的保守党首届内阁,属于楚国的苦日子那是真来了。
至今一年半多的时间,楚国对外殖民几乎没什么大动作,就是害怕被针对。
上一任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时期有多舒服自在,现在就有多局促难受,感觉处处受制,从伦敦传来的都是各种批评和指责之声。
中美洲的厄瓜多尔和洪都拉斯已经被华人移民渗透的千疮百孔,楚王郑国辉也没有戳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究其原因
那就是没得到英国的支持,对英国人的暧昧态度实在不放心,索性搁置一段时间再说。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在今年操作了一手漂亮的苏伊士运河收购战,赢得了国内外一片叫好之声,正是声誉高涨之时。
此时政府提出的任何动议,都很容易得到议会通过。
基于这些顾虑,楚王郑国辉不得不小心应对,他可不想再一次遭受英国皇家海军的全面封锁,那将给楚国经济带来重大打击。
好汉不吃眼前亏,就是楚王郑国辉心中的真实写照。
苏伊士运河1869年通航,这条航路完全是法国和埃及人联合搞起来的,法国人付出巨大,当初的拿破仑三世顶着非议支持这项宏伟的世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