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一趟遥远的旅程,目的地并非欧洲。
船队出了苏伊士运河不久便停靠在赛德港,进行这趟航程的第三次大规模补给,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还有几乎消耗殆尽的食物。趁着短短的两天闲暇
李经羲带着几个随从上岸闲逛,体会地中海沿岸赛德港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在金发碧眼的欧洲白人和皮肤稍黑的埃及人中间,他们几个的东方面孔显得相当突兀。
在这里,他们还看到了很多黑人奴隶。
埃及帕夏是属于奥斯曼帝国任命的地方总督,如同伊拉克的巴格达总督一样,都是属于边疆区手握重兵的一方藩属大臣。
在奥斯曼帝国日渐腐败虚弱后,这些边疆总督逐渐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父传子,子传侄,沿袭着权力掌控世代相袭的陋习。
不能说已经脱离了奥斯曼帝国,只能说听调不听宣,俨然一副独立王国模样。
再加上英法德俄势力暗中的怂恿,角逐,这里的局势演变得更加复杂。
在传统上
奥斯曼帝国向来是贩运白奴与黑奴最大的地中海沿岸国家,他们与北非海盗和阿拉伯部族相勾结,将这一古老贸易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在熙熙攘攘的人口市场边,李经羲还想进去一探究竟,被警惕的福伯一把拉住了,低声迅速说道:
“离开这里,少爷,我感到有很多满怀恶意的目光。这里不是良善的所在,赶快走!”
“哦……好吧。”李经羲稍愣了一下,便在李强等人的簇拥下迅速离去,引来了几个穿着阿拉伯袍子壮汉快步的追了几百米,最终遗憾的摇摇头回来了。
东方人可是欧洲少见的货色,若是能够卖到欧洲去,价格肯定非常诱人。
尤其是糜烂的法兰西上层和旧贵族圈子里,那些大人物玩腻了白人女孩,若是能弄到一些新鲜的货色,比如面相稚嫩的华人少年,那些法国佬肯定会出大价钱。
在这些人口贩子眼中,所有的人都有一个价格,只不过多少罢了。
而面冠如玉,气质出众的李经羲,无疑就是一大堆行走的金币,怎么能不心生恶意呢?
意识到此地危险,李经羲也绝了继续闲逛的心思,老实的待在移民船上,等待补给完成后的再次开航。
二天后,重新补给完成的船队离开了曼德港,沿着北非海岸一路向西,去完成这段最后的航程。
顺利抵达卡宾达时,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原本八艘的船队,现如今只剩下4艘,包含两艘移民船和两艘货船,其中一艘移民船还要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