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前往更南方的华人殖民点海门和海安(注:安哥拉地区的罗安达)。
抵达卡宾达的华人移民总数共计4059人,其他华人移民分别在大海湾城,黄石城(赤道几内亚之马坎达),滨海城(加蓬之利伯维尔)和东桑城(卡卡莫埃卡)这四个新兴华人殖民城镇登陆,随后将就地进行安置。
先驱华人移民都集中在城内至少2~3个月,将经过远洋航行枯瘦而相形孱弱的身体补回来,并熟悉当地的地理气候,熟悉当地的情况。
运到西非的每一个华人移民所费不菲,可不能随意的就损失掉,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素。
卡宾达城
这是一个总人口约二千三百余名华人(注,统计中不包含黑人)的殖民城镇,在大西洋沿岸的7个殖民城镇中,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土墙防御最森严。
刚果河总督潘天寿少将的总督府邸就在这里,这里驻有一个260人的华人远征火枪队,还有两个黑人营约440余人,还有多达六个军火库,军是实力颇为强大。
李经羲下船时,与其他的华人移民一起受到了早期移民的热烈欢迎,他们敲锣打鼓的营造出喜庆氛围,并且给这些疲惫至极的新移民们,准备了可口的椰子饭和新鲜蔬菜。
卡宾达这座城镇,是由大片木质平房组成的华人移民小镇,在镇中心的位置,有几栋石砌上下两层的楼房,是典型的华夏飞檐式结构。
这包括总督府治下的殖民署,警署,海关及税务署,民政署等机构所在,李经羲就被分配到民政署担任分区殖民专员。
至于是哪一个分区,现在还没有明确。
简单且热烈的欢迎仪式过后,李经羲狠狠的饱餐了一顿,享受了久违的新鲜蔬菜和椰子米饭,然后进屋呼呼大睡了整整一天一夜,这才将精力补回了七八分。
“少爷,你起来了。”赵福看着洗过脸后精神焕发的李经羲,主动迎上前去问候。
李经羲点点头,然后苦笑的摸着肚子说道:“福伯,我这纯粹是饿醒的,要不然的话,还能再睡个半天。”
“知道少爷醒来会饿,餐食已经准备好了,请少爷进膳。”
“福伯,你吃没?”
“我吃过了,少爷,这都是为您准备的,就怕您醒来会饿,这可是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怪不得呢,我饿的心慌,觉得现在能吃下一整条牛腿。”
“不急,不急,细嚼慢咽才是养生之道,吃过饭以后,总督阁下要见少爷,已经传来话了。”
“哦,我吃完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