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美国进口煤油主要市场是法国,荷兰,比利时,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有少部分供应给英国。
楚国原油主要市场在英国,此外也供应给法国和中东欧各国,却无法进入荷兰,比利时和北欧三国市场。
这是因为楚国抢了比利时的刚果河流域殖民地,让利奥波德暗示国王怀恨在心,拒绝从楚国进口任何产品,包括原油和工业品。
与荷兰王国的恩怨就不提了,楚国与北欧三国的关系也不好,这都有其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经济在很大层面反映出了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合作水平。
比如沙俄巴库油田的出口煤油,就能畅通无阻的进入德国市场和奥匈帝国市场,这是源于三皇同盟的政治军事结盟,反映到经济领域的真实写照。
沙俄巴库油田出口的原油,就无法进入法国市场,这是同样的道理。
法国向来与美国联系紧密,有着传统的友谊,所以法国是美国煤油的主要市场,这一点楚国争不过。
好在楚国拥有欧洲最大的英国市场,英国居民普遍消费高,消费能力强,几乎以一国之力,就消费了欧洲市场的1/5出口煤油,每年超过2.42亿银洋,这在整个欧洲都无出其右。
所谓投桃报李,楚国也大力的进口英国布,钢铁和其他工业制成品,工业进口主要从英国进口,包括铁轨和轮船,冷藏船以及矿山机械等等,每年的交易额接近9000万银洋。
不是不想加大进口力度,而是已经竭尽全力了。
这导致楚国对英贸易,始终处于大幅出超的状态,英国人对此可没有少啰嗦,始终不停的嗡嗡嗡念叨这事儿,让楚国进一步的加大进口力度。
从楚王郑国辉到首相李鹤章,外交大臣郑鑫,殖民地部大臣吴青峰这些王国主要首脑,都被英国人烦的头大,这也是没奈何的事儿。
楚国想进口墨尔本黄金,英国人又不愿意,每年只给区区进口二十多吨,价值1200余万银洋,远远满足不了楚国的胃口。
即便翻十倍,楚国也能进口的了,大不了放在银行压箱底就是了,这玩意儿多多益善,楚国各大银行一直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进口黄金。
每年仅从美国进口的黄金,就在46至50吨左右,此外还有南非和加拿大等地,也都进口数量不一的黄金。
(本章完)